第三章 臘月臘日(2 / 2)

事兒是這麼說,但這親隨嘴甜得很,馬越又覺得麵生以前沒見過他,便問道:“這位小哥兒嘴甜的很,怎麼之前沒在孟德兄身邊見過?”

那親隨策馬於馬越身旁引路,聞言笑嗬嗬地說道:“小的名叫秦宜,曹爺喚小子名叫宜祿,光和元年的洛陽北縣衙小吏,那時候跟了曹爺,前兩年在沛國譙縣幫著曹家二老爺管些事物,最近才又跟曹爺來的洛陽。”

“秦宜……”馬越點了點頭,沉吟片刻也沒想起來這個秦宜到底是誰,隻是覺得有些耳熟。

梁遠策馬於馬越身邊,他的一身裝束完全不同,不著甲,穿厚儒服披狐裘,梁遠是正兒八經的太學士子,盡管他的書法也不錯,但梁鵠的意思並非要讓他走書法一途,單論寫字他還不如馬越呢。但他熟讀五經,熟知治政,是有真才實學在身的,他的腰側掛著一柄佩劍,馬臀上掛著一張反曲弓,兩壺獵矢。

漢劍,可不是王公大臣士子儒生的裝飾物,漢武時代就是靠著漢劍殺退匈奴千裏,漢劍從來都不是用作裝飾的,殺傷力不亞於環刀。

馬越的腰側掛著百煉繯首,插著兩柄匕首,馬臀上還掛著手弩,套馬索,兩柄短斧,三支投矛。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他唯獨不通射術。

常伴左右的兩柄匕首也都是值得說道的,一柄嵌著琉璃寶石華貴非常,另一柄通體青銅樸實無華。一個是殺北宮伯奪來的匕首,馬越一直將它當做自己的戰利品,也作為一個紀念品,時常封存於家中,今天為了裝點門麵才拿了出來。另一柄青銅匕首則是氐人小孩李虎被他救下性命後來告別時留給他的,雙刃不夠鋒利,但刺殺足夠厲害,馬越一直帶在身邊當做護身兵器。

到了洛陽城北外,老遠就看到許多華服錦裘的公子哥兒們帶著自家的隨從等在這裏,足有數百人,為首的就是袁紹袁術兩兄弟。

這一次沒有蹇碩,曹操倒是依舊熱情,駕馬迎著自己就走了過來,待到離近了朝他拱了拱手,指了指身後笑道:“嗬,三郎可真是行伍出身的將軍,你這些親隨行走之間甚為嚴整啊。”

馬越輕笑道:“孟德兄這麼說可是折煞小弟了,哪裏還是將軍,不過是一介白身百姓罷了。”

“平民百姓可沒你那麼高的爵位,來,今天來了不少青年才俊,兄長為你引薦。”說著,二人並駕齊驅到人多的地方,曹操笑著對眾人說道:“這位便是大陸澤一戰追擊張角的長水校尉馬三郎,三郎,這是本初,你見過的。這位是袁家公子公路……”

話才說到一半,馬越正對著袁紹袁術作揖,就聽到陰陽怪氣地一句:“馬將軍您這是來射獵還是來打仗?短斧、投矛……嘖嘖嘖,不簡單呐。”

馬越聽到譏笑聲,猛一抬頭,他娘的,老熟人了。

河東衛氏大公子,衛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