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落針可聞(2 / 2)

“滑天下之大稽,隻有將作大匠認識的人才是忠良嗎?”

這是一位議郎的聲音,朝廷如今有太多議郎了,馬越都認識不全。這一句話確實噎到了他,他能說什麼呢,他有些高估自己的影響力了,也一直以來都是被舉薦的哪一個,現在,恐怕他還沒到能舉薦他人的份兒上。

“將作大匠先下去吧。”劉宏擺了擺手,“傅燮,你跟朕說說,馬將作說的舉你為漢陽太守,北地人竇良為北地太守,敦煌人蓋勳為涼州刺史,你覺得對戰局確有幫助嗎?”

自從那一次朝議上崔烈上書棄涼州被傅燮罵了個狗血淋頭,劉宏就對傅燮大加青眼,這種青眼不像馬越,而是看見真正的賢能之士。

“陛下,臣且不論自己,蓋元固在涼州多有聲望,曾與叛軍接戰至最後一人,僥幸未死仍舊為國出力,不斷地出擊叛軍,這樣一位忠君之士在刺史耿鄙上任不久便辭官,臣覺得可以表明一些了。而北地竇良有多少戰爭才華姑且不言,就其為我大漢戍邊十餘年不曾踏出北地郡一步,其人對大漢也是足夠忠誠的。的確,或許戍邊老卒的身份是不配在這個朝堂上提起的,這種為了大漢不惜一切的邊軍將士,也許做夢都想不到他們的名字有一天能被陛下聽見。”

“或許諸卿與陛下都覺得馬將作所舉二人俱是其親待好友,可臣要說,在涼州馬將作還有兩位兄長,其大兄騰,此前僅僅是一縣之尉,阻擊叛軍親率騎兵偷襲斬獲升任軍司馬,其二兄宗,臣曾有幸於北地一戰見過一麵,其人可揮舞八十斤斬馬大劍,衝掠鮮卑軍中無人能擋,所向披靡,而其如今仍舊是一介白身。陛下,馬將作隻怕比殿下所有大臣都要了解涼州,了解羌人。他自家兄長許多年都以砍柴為生,甚至就連將作大匠年幼時砍柴遭狼險些死於荒山。可他沒舉薦過他的兄長,他不是任人唯親的……”

“陛下!”

“閉嘴!”有議郎正要答話,傅燮一聲暴喝,似乎他已經習慣了在朝堂上咆哮,一個六百石議郎愣是被傅燮當出了三公九卿的威風,嚇得那個議郎縮著腦袋閉上嘴,傅燮拱手對劉宏說道:“陛下,我知道他們想說什麼,馬將作資曆淺,門生少,似乎不配在朝堂上舉薦別人,可臣要問一問,袁公之子二十歲不見寸功便任長水校尉,馬君不妥之處隻怕要比路中悍鬼要少的多吧?三公府上的門生故吏哪個不是下放地方郡將刺史呢?”

這一句話得罪人可是得罪的狠了,這個時代出身低微本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可怕到如今即便馬越做到兩千石,在那些個累世公卿經學致士的官員眼中仍舊是一個蹦躂不了多久的泥腿子,可傅燮這麼一句話戳破了這層窗戶,明目張膽地告訴所有人,其實出身高貴的你們其實跟這個泥腿子是一樣的。

傅燮再度拱手,跪坐下去,朝堂上,落針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