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中牽馬而行數裏,因為一身常服並未有人對他投來異樣的眼光,也沒有車馬給他讓路,著給了馬越為官數載以來一個難得的機會。
讓他去站到低處,看一看這個他所熟悉的世界。
經過長安九市,他聽到商賈的叫賣,看到如織的行人,走過街頭巷尾,在城東看到華服貴公子奔馬馳過大道。
在城南,他看到孩童穿著打著補丁的衣服跟在他的馬屁股後麵唱著童謠。
他看到百姓的快樂,也看到了百姓的疾苦。
這才是他真正的要治政的地方,真正的長安城。
達官貴人目無法度,平民百姓生活艱難。盡管他們都在笑,可馬越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
“阿式,前往京兆府!”
馬越沒有憤怒也沒有怨恨,他明白這是長久以來留下的爛攤子,這不是誰的過錯,但別人可以不管,但他該做的事情,一件都不會少做。
京兆府前,周圍的縣官長吏們要比他來的早的多,他遊逛長安城的時間裏,這些縣官們又在京兆府等了半天,都早已按捺不住了,馬越走到府前對著眾人嘿然一笑道:“諸君,在下因長安美景而流連,望諸位勿怪,請諸位與我一同入庭吧。”
聽到馬越告罪,周圍人的臉色才好了一點,雖然馬越比他們的官職高,但這麼涼著也說不過去了,畢竟都是有頭有臉的縣令縣長。
京兆府如今空著一座府邸,裏麵隻有一個京兆功曹,其餘的別說屬官,就連侍從都沒有一個,馬越也沒有出任地方的經驗,從前都是縣令縣長之職,也根本不知道郡將太守是能夠自行任命屬吏的,相比這京兆府的屬吏都已經被上任京兆尹全盤帶走了。
更令馬越感到麵上無光的是,不但他無人可用,京兆府中空空得沒有任何裝飾,隻留下了一些水缸之類的東西,庖室連把菜刀都沒留下!
“府君,這……過分了些吧?”
彭式有些氣不過,在馬越耳邊輕輕耳語罷了府上情況,馬越皺了眉頭,對堂下坐著的各縣長官問到:“諸君,上任京兆尹是何人?”
先前在城外帶頭說話的人起身說道:“回府君,上任京兆尹為如今的永樂少府樊老大人,不知府君所問有何事?”
“沒什麼,樊大人是個好官啊,沒有絲毫浪費。”馬越點頭笑著,這個樊陵他是認識的,年初時就任永樂少府,教授小皇子武藝時他曾跟樊陵打過照麵,也是偏向宦官一黨的人物,不過待人還是比較真誠的。為京兆尹時也做過一些好事情,在陽陵修了一條涇河渠,興修水利有利民生的大好事。
這麼一提,馬越也想起來了,樊陵就任永樂少府時的確帶了一幫人去了洛陽,想來就是京兆尹之前的屬官了。
“諸君,初次相見,請諸君自我介紹一下,順便說一下各縣的情況吧。”
馬越坐在主座,向堂下眾官員問詢著各縣民生,心頭想的卻是他需要另外招募一般信得過的人馬,一則補充屬官的空缺,二來也確實需要整治一下各縣風氣,這都是需要人手的事情。
“下官長安令楊黨。”
“下官新豐令楊芳。”
“下官霸陵令韓衍。”
“下官陽陵長楊威。”
馬越聽著猛然回過神,這幾個人怎麼都姓楊?莫非是楊賜的宗族,弘農楊氏?耐著性子聽下去,十一縣來了十個長官不說,居然有四個楊姓縣令,馬越問道:“諸位楊姓,何方人士?”
長安令楊黨便是先前在城外答話的那個,現在他又再度起身周圍的官員也沒有什麼不快,隻有京兆府留下的那個功曹皺了皺眉頭,隻聽楊黨起身說道:“回府君,三位楊姓俱為霸陵人士,為下官宗族。”
馬越聽著,回過來味道了,這個楊黨是什麼人,對自己這個上官沒什麼尊敬,別人都是怕的要死,他卻次次敢起身說話,並且大言不慚地說出四縣長官同為一家……基本上就是在警告馬越,你做你的事情,別來惹我啊,這個家夥有所仰仗!
馬越自從知道他就是長安令之後就對他多有不快,偌大一個西京被他搞得烏煙瘴氣,這家夥還敢在自己麵前裝洋蒜?
“家父為郭常侍,您應當是認得的,下官已備下酒席,想請您移尊駕至寒舍休息一番,明日再談政事,您覺得如何?”
中常侍,郭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