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兵戈在手(2 / 2)

賈詡看著這副地圖,手掌壓在其上,不動聲色地對馬越問道:“不知使君之誌,不敢妄言。”

“我能有什麼誌向,無非保境安民,匡正天下罷了。隻是天下紛亂,各地太守牧守各自為政,致使皇權旁落,起兵勤王之先河一開,唯恐今後戰火不休,黎民百姓塗炭,民不聊生。”馬越說著,神色上也帶著幾分低迷,搖頭說道:“便是心懷大誌,終究無力回天,涼州一隅尚且如此紛亂,若韓宋者尚不能敵,漢陽一郡亦不可統。前有豺狼後有虎,步履維艱。負了這九尺之軀男兒勇力,恨徒勞安坐堂中,談何誌向!”

馬越說的神情激憤,恨恨地將拳頭擂於腳旁地上,最後卻像抽空了渾身力氣一般,抹了把臉,說道:“失態了,文和對涼州形勢,有何見解?”

賈詡抿著嘴,思慮片刻,對馬越說道:“目下涼州漢軍,可分三派,一為令兄所統之涼州舊部,草莽出身,好勇鬥狠各自劃地為治,漢軍萬騎皆歸其所統,其人征戰凶猛,但如今各有家資,心有牽掛,難複當年之勇,令兄便是憑借他們與韓遂拉鋸數年,兩相角力五五之數,也可稱之為涼州軍,兵力最強。”

馬越點頭,腦中心思旋轉,與賈詡有弑師之仇的馬玩就在其中,若賈詡以派別分類,那這些人都有危險。他隻是不動聲色地說道:“洗耳恭聽。”

“其二為董公,其麾下多威猛戰將,多為涼州出身,皆於本州有聲望,多武名。其麾下羌胡將領多目無法度,募兵亦可得萬眾,董公練兵之法,征戰之術,全涼州出其右者不過使君一人矣。可稱之為董氏兵馬,戰力次之。”

“涼州居末者,為使君。”使君為州牧,執掌軍政,麾下戰將頗多,在下管使君之將,如關、甘、徐、楊之眾,皆威武可戰之士。並與涼州軍為兄弟之親,與董氏兵馬亦多為友,可禦之征戰。但使君手中並無一兵一卒,所可用者不過雙十之數,若涼州有變,使君隻能咽下苦果。因此,倒是使君戰力最次了。”

賈詡的話就像一柄大錘,狠狠地砸在馬越的心房,一直以來,馬氏也好,董氏也好,他都將這些兵馬歸結於自己手中,但今天賈詡這麼一分析,他才終於明白,那些兵馬都並非是他的統屬。

兄弟之間,若連信任都沒有了,他又該拿什麼去收複失地?但是……賈詡的話,引導他腦海中有了一些不好的聯想。

“文和,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是我不會收攏他們的兵權,我信任他們,就像他們迎我還涼一般。”盡管有些可怕的想法留在心底,但至少現在還未能開花結果,馬越搖搖頭說道:“如今州域銀錢不夠,你可有聚金之法?”

“在下也並非請使君收歸兵權,一則並無必要,二則急於生變,但使君的確需要親募一支部下,數目不必太多,三千人足矣。一則四麵混亂,使君亦方才回歸涼州近況不明,需緊握兵權,一來使人心安定,而來可將流民整編,減少州郡壓力。”

賈詡說的在理,馬越深知如今涼州是個什麼狀況,簡直就是中原天下的縮影,四方混戰不休連年攻伐,流民奔走乞活,盡管他已經派出人手收攏流民妥善安置,卻仍舊難以避免流民中精壯之士滿懷避難之心卻被收編為各路將軍部曲私兵。

換句話說,賈詡的意思就是,既然別人能收攏流民編製私兵,你這個州牧為何不這樣,何況你還手中無一兵一卒!

馬越點頭,便將此時按下不表,問道:“在大勢上,即便是積蓄力量,我等依舊無法同時三向開戰,你有什麼辦法?”

“鹽鐵糧錢,就像使君如今關注的這樣,有這四樣,便可強兵壯馬,趕至軍械。可先攻略宋建,安撫韓遂,同時挑撥兩家關係,最好便是令他二人相互攻伐,使君坐收漁翁之利。待到中原一亂,勤王鐵騎直下長安占關西奪取函穀關,南攻益州,北吞並州。坐看關中興亡,奉迎陛下而討天下不靖,使君的宏願……”賈詡陰測測地笑了,輕聲說道:“方可成矣。”

看著目光灼灼的馬越,賈詡對自家之仇恨想的清清楚楚,要想除掉馬玩,必須借馬越之手。而如今馬玩有兵,馬越也快有兵了。他隻有八個字,便可定下大局。

兵戈在手,殺心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