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報得知敵軍隻是小股部隊,寥寥數百人。宋建沒有絲毫猶豫地命令他們向敵軍營地發起進攻,陰差陽錯之間,宋建下令撤回東麵的斥候。
在朱圖山北侵擾宋建的是閻行率領的五百騎兵,不過如今隻剩下四百九十三騎,在閻行看來,那些河首回馬帳的騎兵是真正的勇士。己方四名斥候對上他們隻逃回去一個報信,三騎盡數折在草原上,後來派出百騎追殺最終仍舊折損四騎,那些人悍不畏死的洶湧戰意令他的部下感到恐懼,但閻行知道,這就像董卓的飛熊軍一樣,沒有那麼多的數量。
閻行這麼知道數量不多?要是這種戰士宋建不多說有上三千名,兩軍對陣的時候早就橫掃戎丘了,還用折損過半?
不過閻行也知道,自己的行蹤已經暴露,他刻意地讓軍士留下馬蹄印將敵軍引到前些日子的營地裏,其中已經布滿了陷馬坑、攔馬刺。留下五十騎在外刺探,四百騎隱藏在起起伏伏的草地之間,等待著追殺他們的敵軍。
他要在這個營地打上一場翻身仗,進一步削弱敵軍的優勢。
閻行是有恃無恐的,他認為宋建這一次不會派太多敵軍前來,畢竟隻是小股散騎,不至於大動幹戈。
可他錯了。
當成群結隊的羌人策馬揚刀呼和著奔向他的營地時,閻行知道自己錯的徹底,那不是他想象中的二三百騎,那是整整一個千人隊。在洛陽時他看過太多軍陣,這種散開的騎兵隊列他一眼掃過去就知道有多少敵人!
男人有許多奇怪的行為與道理。若是幾年前的閻彥明,便是單騎入陣衝向這千騎敵軍他都不會有絲毫畏懼,了不起一條性命,老子不要了便是!
可現在他不能,責任心使他像是失去了曾經的勇敢一般,自從有了軍職他的肩頭就總是沉重非常,就像主公馬越常常教誨他的那樣,他是將了,不是大頭兵。身後四百多個兄弟的性命都掛在自己肩膀上,他哪裏還敢任性而為?
看著被自己留在營地手足無措的騎兵們,閻行滿心怒火卻不敢命令屬下進攻,當敵人衝至近前時他隻能眼睜睜看著部下根本來不及架矛阻擋就被三四柄長矛戳在身上,當下一命嗚呼。更多的士卒聰明一些,眼看著敵軍勢大便撤入營中,但這也隻是短暫地庇護卻無法在敵軍手中救出他們的性命。
部下被屠戮,自己卻隻能鎖在小山崗下眼睜睜看著,這種感覺令閻行渾身顫抖,他在心裏怒吼著,寄望於敵軍一下子衝進營地,快點衝進營地,不要再屠戮我的兄弟、我的袍澤了!但這都無濟於事,數息之間被他留在營地中的部下幾乎死傷殆盡,戰場上隻有無盡的哀嚎聲震動著他的心。
他轉身四望,他身旁埋伏的部下看向他的眼神似有疑慮,好像在責怪他為什麼選擇那些兄弟去赴死,自己卻站在這裏不發一言。
這裏不是中原,涼地漢子的心思被感情左右,他們才不顧敵軍有多少,明明隻要你一句話我們就都和他們拚了,可是我們的首領,你在猶豫什麼?
“跟某上馬,不要掉隊!”閻行小聲地吩咐左右,口令一個個傳達下去,直到所有人都抓著韁繩,閻行眯起眼睛盯著那些在空蕩蕩的營地中耀武揚威的敵人近乎瘋狂地嘶吼道:“跟某衝,宰了他們!”
閻行一拍馬臀駿馬先奔跑了起來,跟著駿馬奔馳數步,雙臂使力輕壓馬背,身子已然騰空上馬,呼嘯聲中四百餘個滿心怒火的漢陽勇士在怒吼中向著滿麵錯愕的敵軍衝鋒而上,閻行到拽著鐵矛尾端在與敵騎撞擊在一起的同時猛然揮動起來,三十五斤的混鐵矛夾裹著巨力讓麵前的敵軍碰到就死,挨到就傷。這一匹丹山軍馬載著漢家校尉奔過的土地掀起一番腥風血雨,從營東衝殺到營西,越過重重的輜車與陷馬坑,敵軍不是變成落在身後的殘肢斷臂就是落馬被踏成肉泥。
其身後漢騎亦是各個奮勇,氣勢如虹竟將近千敵騎殺散。正當閻行大顯神威的時候,重重敵軍已經圍了上來,這不過三百有餘的並未阻住怒火中燒的閻彥明繼續衝鋒的陣勢。但在草原的另一頭,地平線上他看到更多騎兵正擎著刀劍浩浩蕩蕩奔馳而來,其上的宋字大旗足矣令閻行披靡。
打個呼哨,閻行躍馬在戰場上奔馳著號令部署向北撤退,之後返身衝入陣前挑翻敵軍數騎。
“所有人快撤,我閻彥明來斷後!”猛地將敵軍殺出一道缺口,閻行橫矛立馬大喝道:“敢死者上前一步!”
————————————————————————
朋友們,求訂閱,請站外喜歡這本書的朋友有空的話來17K主站訂閱一下,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