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逐個擊破(2 / 2)

“君上,甄氏通商天下,隴都對他們而言是個好地方,可這個好地方沒有您的許可,甄氏的商隊根本出入不得潼關。您可以派使者與他們談談,何況公孫伯圭占據冀州如此之久,屬下也未曾聽聞甄嚴有何對其死心塌地的舉動,向來他是明白人,知道亂世之艱難,公孫瓚命不久矣。”崔均笑了,說道:“甄嚴若還想有一番作為,應當明白涼國才是最好的選擇。若交涉成功,說不得無需進攻無極,便可煽動中山全境皆叛!”

馬越知道崔均說的甄氏五女是誰了,那不就是曆史上的洛神,甄姬麼。卻不想,自己竟然害的甄姬有了克夫的劣名,這可真是……馬越搖了搖頭說道:“鄉閭之人多有迷信,若是這樣我馬越豈不專克達官貴人?匹夫之笑談耳,不過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便先向趙國進兵吧,施以同樣戰法,占領趙國全境,由北至南一座公孫瓚的城池也不留下,其後雲長兵駐邯鄲,無極……我要親自去一趟!”

鋪天蓋地的探馬被放了出去,在涼國正規軍中,任何軍士都能夠充當探馬斥候,隻要有屯長帶著。涼國每一名屯長都在書院至少有過六到十二個月的學習,初涉戰陣戰略,精學風向、陷阱、追蹤等小規模戰鬥所需要的學識。區區斥候,對他們而言太過屈才了。

馬越帶著十足的信心統帥大軍步入趙國境內,卻不料方才進兵三十裏便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壞消息——他們隻怕中了敵軍的埋伏,東南西北各發現敵軍大隊人馬的蹤跡,返回樂平郡的後路亦被阻斷,恐怕這是公孫瓚事先部下的包圍。

最近的三座城池紛紛閉門死守,無險可依。最艱難的情況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敵軍到底埋伏了多大的兵力來打這一場仗。派去與曹操溝通的斥候也沒有回來,隻怕在路上遭遇了不測。

馬越當即傳令,再度向前進兵。既然後路已經被截斷,那便隻能向前不能後退。他們麵臨的最可怕的情景不是可能被敵軍大部圍困在趙國境內,也不是在野外與敵軍對攻……馬越真正怕的是敵軍切斷他的糧道,當軍糧用盡他還沒有攻下一座城池,到那時候便真的會使戰線崩潰了。

所以他不能猶豫,哪怕環境再不好,他們也必須一門心思地攻打城池。但敵軍在側,馬越不能再分兵了,五路兵馬都隻能以三十裏為限的距離散開活動,向著城池前進。

他們的目標是元氏,一座趙國境內的邊陲小城,沒什麼戰略意義,城牆也不過三丈高,稱不上什麼有險可守,但城池意味著庫府,糧庫。擁有支援的糧草,涼國軍隊才能以將帥為部,分而擊破敵軍。

但是,公孫瓚的部下不會那麼輕易地讓涼國軍進入城池。畢竟,涼國軍隊名聲在外,十年前便是天底下最早的重型騎兵,十年前的軍備如今有些小諸侯尚且比不上,與他們對戰,是誰都不願也不敢掉以輕心的。

這一仗,領軍的將軍名叫公孫越,與馬越的名一樣。公孫越也是追隨兄長東征西討的沙場宿將,何況涼國軍在明,冀州軍在暗。不多時,距離元氏城池還有百裏距離時,一支兵馬自北方而出,以絕對優勢的一萬五千的軍勢將馬岱團團圍住,為求速戰速決,甚至在去路上布下兵馬,以防備涼國軍的撤退。

有預謀的埋伏,分而擊之,要在各路援軍還未能趕到時便將這支五千人的涼州兵馬盡數吃下……僅僅是從片刻的觀察中,馬岱便斷定了此次的對手絕對是心機深沉的謹慎之輩。

“冀州全境的兵力才有多少?三麵包圍總要拿出萬八千的軍隊吧,無論這個公孫是誰,都不可能以同樣的兵力來包圍我們所有兵馬!”馬岱拽著韁繩笑了,指著前方平原喝道:“傳令下去,向前突破,一往無前!”

既然你們要以多打少,那在下就隻能逐個擊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