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波及天下(2 / 2)

至於諸葛誕,則是真正的才學之士,雖然年輕卻家學淵源,很受馬擎仰仗。

“怎麼,這就耐不住了?”太守府裏的徐晃笑了笑,拉著馬擎在一邊坐下,同時命人給他身邊的董鈍,諸葛誕與承宮看座,這才對馬擎說道:“你以為我們駐軍在這裏是為了將徐州劃在涼國治下嗎?”

馬擎聞言一愣,就連諸葛誕都愣住了,徐州物產豐富,鄰近東海有漁鹽之利,兼得礦山眾多,並有良田千裏……難不成涼國卻看不上這塊土地?

“請叔父示下。”

徐晃笑了,對四個青年人說道:“徐州以東臨海,以南則是大江,我涼國軍力雄厚,論及江東,如何?”

馬擎自豪的看向諸葛誕,笑道:“江東之兵員盡出吳會,其人多操習弓箭而不識戰術,唯獨揚州丹陽廣出精兵,算是士卒悍勇。然我涼國雄踞北麵,凉並本就精兵猛將輩出之地,更得青冀戶口百萬,單單以士卒勇猛,江東便已落了下成。何況我涼國之刀攻無不克,涼國之甲堅硬無敵,江東無法與我等抗衡。”

諸葛誕看馬擎一個勁兒地自吹自擂,輕笑一聲,但作為一名徐州人他已經想到徐晃將要說些什麼,不能讓涼國太過輕視了徐州這塊土地,旋即拱手說道:“然江東之民皆善水性,若論及江東戰船,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銳,若以水軍輪之,則涼國兵將多出北方不習水戰,此亦為江東虎踞二十年之緣由,因而將軍可廣募徐州之兵,趕製戰船之江東死戰,隻需與其水軍僵持,伺機將涼國強兵運至吳會,則江東可一戰而定!”

“公休說得不錯,但涼王對此事有著其他的看法。”徐晃笑著說道:“今江東三麵皆以被圍困,北有徐州,西北荊州,西麵益州,則將其三麵環圍,其無法得到更多的土地,則必將限製其發展。若我等取徐州而越江海,是以己之短處攻人之長,何況即便攻上吳會,江東霸王故地,民皆言戰,一時間氣勢如虹,若不勝……則喪失良機。”

“因而我不取徐州,江東亦需這塊土地,不日便會越江而上,與我部在徐州開戰,倒時其取廣陵,而我據琅琊,戰場無非於下邳等地展開……時日一久,便可將其再攻回江東,到時挫其銳氣,再取勝便容易的多。”

四名青年皆露出了然的神色,諸葛誕還想再說什麼,便聽到府外有快馬求見,穿著涼國輕兵製式甲胄的軍士快步奔上前來,看了馬擎身後的幾人一言,這才對徐晃說道:“將軍,廣陵急報。”

徐晃一下便振奮精神,對報信騎卒擺手說道:“無妨,這便說吧。”

“諾!”騎卒叉手應諾,旋即自懷中取出一封書信,拱手遞給徐晃說道:“將軍,廣陵劈柴武士急報,江畔敵軍水寨大舉征調船隻、整頓兵馬,似要越江取廣陵而戰!”

徐晃一目十行地看過書信,猛地將信件拍在幾案上帶著笑意喝道:“來得好!傳令全軍,備戰!”

騎卒奔馳而出,徐晃起身對馬擎說道:“殿下,江東軍上鉤了,我部大軍不日便可與江東兵馬會戰與徐州,還請速速下去整備吧。”

建安十五年夏,江東由孫堅親自領軍三萬,於長江口征調戰船,十八座水寨進出,大批兵馬直上廣陵。被稱作小霸王的孫策亦領戰船千餘,統兵數萬於吳會啟程,七月登陸廣陵東部。而在二將之後,江東仍舊在源源不斷地趕製戰船,欲將更多的兵馬運送至徐州以南,孫氏吞並徐州之心,昭然若揭。

而琅琊國的涼國兵馬也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向南推進,屯於青州泰山郡的青涼武卒也在第一時間整理武備,準備隨時增援徐州戰場。

戰火再一次於徐州展開,這是自黃巾起義之後最大規模的南北會戰,雙方投入兵員在戰端未開之際便已將近十八萬兵馬。

一時間,徐州吏民人心惶惶,起先那些向涼國叫囂的各地豪強紛紛息聲,皆欲外遷以求自保。而在天下的另一邊,朝廷也在整頓兵馬,荊州口岸劉備看著自己新練的水軍沾沾自喜,益州牧劉璋咬緊了牙關,幽州牧劉和大手一揮,十萬烏桓入關塞……這將是一場波及天下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