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河(2 / 3)

趙小蟲所在的鎮叫做青河鎮,整個鎮子呈一個略微的橢圓形,一條又長又直的河從中間將小鎮攔腰截斷,河中水草異常豐茂,蓋住了整個河床。相傳乾隆年間巡撫大臣張彥之路過此地見河中青綠,為有異象,下馬徒步走過橋麵查看,方知這青色為水中水草所致,不經感歎“好一條青河!”,此河因此得名青河,小鎮也得名青河鎮,這河上的橋也稱青河橋。青河將小鎮分為南北兩塊,作北鎮和南鎮,也稱上青和下青。趙小蟲家位於下青東麵靠著河堤處的一棟單元樓內。趙小蟲的爺爺趙德柱是當年抗美援朝的誌願軍,還立過一等功,戰爭結束後分到北京做了北京軍區的一名團長,後來文化大革命期間自感心力交瘁,帶著妻兒告老還鄉回了青河鎮,政府在上青給安排了一套房子,至此安頓下來。趙小蟲一直到十歲都是住在上青,直到父親趙英生在下青買了房子才搬了過來。方潔一家也是在那時一並搬過來的。在那之前青河鎮大部分的行政機構都在上青,大部分人也都在上青住著,下青零零散散住著一些人家,其餘的地方都是荒地。直到政府重新規劃,準備解決上青的人口飽和問題,將一係列新的學校醫院都劃到了下青,上青的人才呼啦啦一下全湧了下來,等到趙小蟲一家搬過來時,下青已然是一副現代化小鎮的感覺了,對比之下河對岸的上青,到是越來越散發出古色古香的味道。

趙小蟲與方潔住在同一樓,趙小蟲家在三樓,方潔家在五樓,又在同一所學校的同一個班上課,很快就熟識起來。不同於其他同齡人的活潑,趙小蟲總是顯得有些木納,有些時候甚至可以用呆笨來形容,然而他的智商又沒有絲毫問題,對於各類新事物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其操作方法,繼而摸索出其工作原理,然而一旦了解了工作原理後,他又會馬上覺得索然無味,不肯繼續下功夫了。所以趙小蟲懂得東西的確不少,但真正精通的卻寥寥無幾,好奇心總是大過意誌力,情商又太低,所以一直也未能做出什麼讓人稱讚的成績來。相比之下方潔倒是顯得幹勁十足,不僅是市裏羽毛球大賽的十強選手,學習上也總是一直保持在班級前三,但是她又過於活潑,個性十足,家裏人也管不了他,隻是一直提醒她要像女孩子多一點,不能太男孩子氣。就這樣性格迥異的兩人卻成了死黨,方潔對趙小蟲超強的理解力驚訝不已,而趙小蟲又十分渴望自己可以像方潔一樣充滿幹勁。所以,兩人在一起的時候,總可以看到方潔揪著趙小蟲的脖子幹著幹那,一轉眼又看到趙小蟲癟著嘴對方潔冷嘲熱諷。兩人的關係就在這樣的你來我往中走過了七八年,其中也不乏青春期的懵懂,但兩人一見麵不是你掐我,就是我罵你,所有的情緒在見麵的一刻隨即消散。再加上方潔本身外貌比較突出,引得一大群男生對她窮追猛打,趙小蟲本不想參雜進來,但鑒於二人的關係,到底趙小蟲還是被卷了進來,充當著那些追求者的送信員,煩惱不已。但是即使如此,趙小蟲也從未想過遠離方潔,跟她呆在一起的時光,很自由,兩人針鋒相對又互相理解,可以互相述說任何想說的話,既不會引發非議,又不會招人口舌。方潔也是一樣,她本身就是要強的性格,身邊的人卻無一列外都要她軟一點,不然不像個女孩子。方潔討厭別人對她的批判,討厭別人的強行給她貼上女性的標簽,覺得這是新一輪的封建主義,而與他心意相通的,隻有趙小蟲。她在他麵前總是可以盡情揮灑她的剛強,反而大多數時候趙小蟲倒是慫的像個草包,他們之間有種超乎性別的親密關係。方潔時常會思考他們之間的關係,她說不出來是什麼感覺,而且這種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正一點一點發生著變化,方潔敏感的捕捉到了這種變化,她想進一步弄清楚這種變化的時候趙小蟲卻始料未及的變胖了,當方潔看到趙小蟲那腫了好幾圈的樣子,不知為何心裏的火氣一下子竄了上來,也不管趙小蟲同不同意,強行押著趙小蟲要他減肥。趙小蟲到是滿不在乎的跟她拍著胸脯打保票,隻是趙小蟲沒想到人一旦胖了起來再要減下去原來是那麼痛苦,掙紮了快三個月反倒又胖了許多。

倉惶逃回家後趙小蟲一下子癱倒在了沙發上,什麼也不說,大口大口喘著粗氣。父母都出去散步了,家裏空落落的,夕陽的餘暉透過陽台以一個狹長的角度灑進屋子裏來,正好蒙在趙小蟲後仰著的半邊臉上,趙小蟲微閉的眼睛感受著陽光映在眼皮上的光亮,有一絲溫熱。趙小蟲就這麼眯縫著眼睛癱在沙發上,直到最後一抹光亮悄悄從陽台上溜走,方才起了身,慢慢走到書房。趙小蟲剛把qq登上就看到那個企鵝圖標開始瘋狂閃動起來,小蟲把鼠標挪過去,彈出的聊天窗口分外熟悉“洋蔥”,沒錯,“洋蔥”就是方潔,會讓人流淚的物種。聊天窗口裏一下刷了好多條,小蟲懶得一條一條去看,直接跳到最後一條,“明天早上六點,青河橋上等我,要是不來,我就到你家裏去,打到你起來。。”,後麵還跟著兩個菜刀的表情。要是別人說這話還可以當玩笑一笑了之,但她是方潔,她真的有一次直接衝到家裏來把他拖了出去,看的小蟲的媽媽目瞪口呆,他老爸到是沒那麼驚訝,隻是在一旁哈哈哈笑個不停。小蟲給她回了兩個點號,然後關了電腦,默默咽了一口口水,拿出手機把鬧鍾調到五點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