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爻意,顯得冷靜多了。
龍靈關——千異挑戰樂土高手的龍靈關!
龍靈關因為曾是挫千異保證樂土冥海四島的地方,儼然已成了樂土武界人眼中的聖地,常有武界中人不遠千裏而來,就為了瞻仰龍靈關上的“龍之劍”,這種情形,即使是在靈使之子術衣冒充戰傳說四處滋事生非的時候,也沒有什麼改變。
與龍靈關相去不遠的石墟鎮因此而受益匪淺,四年前戰曲決戰千異之時,石墟鎮不過隻有唯一一間酒樓,如今石墟鎮的酒樓已不下十家,其中近半數是劍帛人開設的,而鎮子的規模也比四年前擴大了數倍。
不過,無論如何擴展,石墟鎮也隻能是向東、西、南三個方向擴展,卻決不會向北向擴展,因為北向就是龍靈關所在,而不二法門早已以龍之劍為中心,劃出方圓半裏的禁地,由近百名不二法門弟子日夜值守龍之劍。
這是當年不二法門判斷戰曲勝千異的證據所在,決不允許他人染指。
當然,也唯有不二法門方能守得住龍之劍。若換作其他任何勢力,都無法做到這一點,龍之劍乃千年神兵,其誘惑力可想而知,想染指龍之劍的人不知多少。
不二法門既劃出了禁地,所以雖說前來瞻仰龍之劍的人絡繹不絕,但事實上所有的人都無一例外地隻能遠遠眺望,根本無法逾越禁區。
但僅僅是聽石墟鎮中人述說當年那驚世一戰的經過,遙思當年那驚心動魄的一戰對武道中人來說,已是一大快事。
今夜,本是星月明朗,但至戍時末,忽然烏雲滾滾,很快石墟鎮便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星星點點的燈光也無法穿破重重黑幕,顯得那麼的微弱。
對守護龍之劍的不二法門弟子來說,他們一向是風雨無阻的。在離龍之劍半裏之遙的地方,不二法門建了一座樓,名為“駐劍樓”,除了輪守的二十四名不二法門弟子外,其餘的人皆在“駐劍樓”中。不二法門門規嚴謹,這一百多名法門弟子雖然與石墟鎮相去不到一裏,但卻極少前往鎮中,更不會與鎮中人來往,一切飲食起居自有人供給,不二法門弟子遍布樂土,其中不乏富豪一方者。
驚電掠空,滾雷陣陣,天地四合,似乎醞釀著一場罕有的傾盆大雨。
而輪值守護龍之劍的二十四名不二法門弟子每三人一組,分據龍之劍四周八個方位,目不斜視,看他們的神情,讓人感到休說是可能有傾盆大雨降落,即使落下的是兵刃,他們也決不回避!
僅憑此等氣勢,就是一般武門根本無法企及的。
龍之劍深深地插入堅石之中,雖然曆經了四年的風霜雪雨,卻光華依舊。
一道奪目天電倏然劃破夜空,瞬息萬裏,直投南方而去,那一刹那間,仿若天地為之一分為二。
縱是不二法門弟子見多識廣,也不由為此驚人天電而心神皆震。
忽然間有似若龍吟般的顫鳴聲響起,其聲清越高亢,似乎來自天外,又像是回響在每一個不二法門弟子的心裏。
直至龍之劍驀然迸現金色豪光,光華奪目,映照得數丈之內一片金色光芒,眾不二法門弟子方猛然意識到這是龍之劍的劍鳴聲。
龍之劍豪光愈甚,炫目光芒甚至使龍之劍似虛似實,似幻似真。
不二法門弟子神色皆變,四年來龍之劍一直風平浪靜,直到今日方有異常。
緊接著,不二法門弟子所攜兵器亦開始顫鳴不止,似有所驚悚!大驚之下,不二法門弟子唯有握住兵器,並以內力貫於兵器,試圖使兵器安靜平息,孰料即使如此,也是無濟於事。
“鏗鏘”一聲爆響,赫然有一柄不二法門弟子的劍已然斷碎。
緊接著二十四名不二法門弟子的兵器紛紛斷碎。
與此同時,眾人已然感覺到空前強大的劍氣由龍之劍透發而出,以無可逆違之勢向四周彌漫延伸,籠罩了極大的範圍,眾不二法門弟子隻覺呼吸艱難,心中頓生懼意。
此刻,駐劍樓中的不二法門弟子也已察覺到這邊的異常,立刻將此事稟與在駐劍樓內眾不二法門弟子中地位最尊者——四使中的刃使麾下三刃士之一:第一箜侯。
第一箜侯年約五旬,身形瘦長,容顏清冷,不喜言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竟背負三口劍,而且長短寬度不一。三口劍中,劍體玄黑的那口乃號稱天下第一重劍的怒魄劍,劍長六尺、劍身僅有尋常之劍一半寬窄的那口劍名為“驚鴻”,而三口劍中唯一有鞘的劍則名為“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