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二年,三月,也是一個多事之春,北平的大學裏暗潮湧動。
此時正是有關“一二八”淞滬抗日,被蔣介石扯後腿的謠言四起之時,正當學生們對民族存亡憂心忡忡、日夜焦慮的時候,又傳來了另一則可信度極高的消息。
據說,中國與日本,要在國際聯盟斡旋下,在淞滬地區停戰,並簽訂一係列喪權辱國的停戰協定。甚至連兩方麵的代表名單也有了,分別是:外交部次長郭泰祺,戴戟,黃強,日本代表分別是,重光葵,植田謙吉。
這是一個讓廣大學生絕難接受的事情,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外交部次長郭泰祺在報紙上發表的談話中說:“敢以人格擔保,斷不為喪權辱國之事,可請國民放心。”這可算是間接承認了要與日本簽訂這樣一個協議。
“你看,這個……”在燕京大學大門前,一個學生模樣的人拿著一張報紙,好似很隨意的攔住了一個小夥子。
小夥子疑惑的看著這個學生,然後隻看了一眼報紙,那張年輕的臉瞬間就被憤怒而扭曲了。
清華大學的門口,同樣一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被一幫學生簇擁在中間,手持著一疊傳單,慷慨激昂的宣講著什麼,講到動情處,他的手向空中一揮,雪片一樣的傳單就飄落下來,學生們爭著搶在手裏,幾顆頭顱聚在一起閱讀起來。
“敵軍入寇,未能逐出過門,停止戰爭,猶待妥協條件,彼雖曲,我雖直,而彼則駐兵有地,撤軍無期,我則人民徒遭絕大蹂躪,軍警俱有明文約束,如此協定,謂未屈服不可得也!謂未辱國喪權不可得也!”
“國恥未雪,家仇未報,抗日英雄北平街頭被人毆打致昏迷不醒,疑是日本特務所為。”
“他沒有倒在日本侵略者的槍口下,沒有倒在凶殘的鬼子的刺刀下,沒有倒在投敵賣國的偽軍馬蹄下。他倒在了古都北平的街麵上,於光天化日之下,在眾目睽睽之際,被一群不明身份之人圍毆,目前生死不明!”
在私立輔仁大學的門前,卻是另外一幅景象,同樣這些傳單裏的文字,卻被寫成一張張巨大告示,貼在街兩邊的牆上,一群群的學生紛紛圍在告示前默默的看著。
其中一幅告示是這樣寫的:“被你們毆打的人,是一位抗日戰場上的戰鬥英雄。他親手擊斃的日軍偽軍合計超過七十名,其中有超過五十個都是在肉搏戰中用刺刀殺死的。在私立輔仁大學門前,為了不使無辜的學生受到傷害,他腰間有槍卻不拔,空有一身武藝卻不用,直至被學生毆打致昏迷。而這些學生,都是被疑似一名日偽特務挑唆而毆打他的,這是全民抗日大環境中,輔仁大學的悲哀。”
而另一幅告示卻寫到:“國民主戰而政府不戰,國民激昂而政府卑怯,國民力援十九路軍,而政府坐誤戎機,國民紛紛組織義勇軍,置身火線,而政府擁兵二百萬,參展者不過四十分之一,國民反對議和而政府毅然簽字,則一切責任,現在獨在當局。”
師範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大學、平大法商學院、中法大學、平大農學院,還有在九一八以後撤退入關的東北大學。每一個學校門前都上演了類似的一幕。
傳單裏,告示中,以及在演講者的話裏話外,都不曾提到莊健的名字。可聽到,看到,讀到,這些文字的每一個學生,都清楚的知道,他們說的這個人,就是目前風頭正勁的新一代抗日英雄,那個曾經被蔣介石題詞讚道“三民主義之模範,救國圖存之先鋒”的傳奇學生人物——莊健。
被長期壓抑的抗日怒火,像火山一樣爆發了。
沒有一個學生能夠忍受,也難怪學生沒如此激動,在這個抗日激情被政府死死壓製的時候,他們心目中的英雄被如此卑劣的手段暗害,於是紛紛走上街頭,遊行請願。好多學校的學生都是在遊行途中才遇到的,於是隊伍會合在一起,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幾乎剛剛過了不到半小時,還在西城區順承郡王府冥思苦想的張學良就接到了這個消息,這個學生遊行請願的消息。
“遊行請願?”張學良的目光從地圖上移開,瞪著眼睛驚奇的問,“遊什麼行?請什麼願?”
“這個……”孫銘九看了一眼坐在旁邊的何世禮,為難的說到:“懲治凶手,血債血償!”
“凶手?血債?”張學良順著孫銘九的目光找到了何世禮:“這個是什麼意思?”
“副總司令……”何世禮的臉本來就不黑,此刻顯得更白了:“還不是那個事麼?”
“哪個事?”張學良啪的一聲把鉛筆拍在桌子上,“你別跟我打啞謎!”
“報告副總司令……”孫銘九趕緊給何世禮解圍道:“這個確實不關何參謀的事,是莊健莊團長的事!”
“莊健?他不是還在昏迷嗎?”張學良疑惑的問:“這個怎麼又是他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