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8章:三十二軍(三)(1 / 2)

莊健坐在椅子前,眯著眼睛,聽著他的通信連長齊家國的報告。

開戰以來,莊健幾乎每天都要親自研究一下友軍的電文,以便能夠從中找出可供他利用的有利消息。不過今天,齊家國所念的幾條電文貌似都不是什麼好消息。

“拿地圖來!”莊健猛然睜開眼睛低聲道:“怎麼覺的哪裏不太對勁?”

齊家國立刻從包裏掏出作戰地圖,展開放在桌子上。莊健緊盯著地圖,默默念道:“建昌營……肖家營子……白羊峪……擦岩子口……櫻桃園……白梨山……界嶺口……”他將這些在商震發出的電報上出現過的陣地一一標注出來,然後又將商震提到的部隊番號駐地畫出來,最後將部隊運動的方向在地圖上展現出來。

莊健陷入了沉思。他是跟宋哲元一起守衛喜峰口這段防線的,對於冷口附近的局勢並不太熟悉,所以他尋思了好久才想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正麵,三十二軍受到了敵人的強力壓迫,左翼,顯然也已經遇到了敵人,有被敵人包圍分割的可能,要不然不會為了保護側翼而掉兵增援。至於右翼,則是宋哲元的二十九軍,應該可以放心,所以並沒有調動增援的跡象。

從請求調動增援的規模來看,鬼子這次肯定是全力出擊,打的很激烈,讓商震的三十二軍已經快撐不住了,要不然,他不會一口氣請調兩個軍的兵力。這可是兩個軍啊,在熱河二十萬大軍灰飛煙滅的時候,兩個軍恐怕是張學良所能調動的預備隊的極限了。

而櫻桃園和白梨山兩處陣地的失陷,讓莊健看到了另一種可能,他將鉛筆重重的插在了地圖上,那裏正是從整個冷口所有陣地中間彎彎曲曲橫穿過去的灤河。如果讓鬼子沿著灤河直接斜插進去的話,將把整個三十二軍一分為二,依照這個時代中國軍隊的交通能力來看,一條小小的灤河就足以能埋葬半個軍的勇士。

“立即發報!”莊健扔下鉛筆道:“電告第二軍團總指揮,三十二軍商軍長,鬼子可能會沿灤河西進,分割各處守軍,請嚴密監視。”

莊健盯著地圖上另外一條同樣彎彎曲曲的線條,再沉吟了一下,擺了擺手道:“就這些吧,商震可是沙場老將了,不可能不注意到這個,用不著咱提醒,仿佛還是小看了人家。”

“那這個電報咱……發還是不發?”齊家國看了看手中剛剛寫好的電文問道。

“發!怎麼不發?”莊健奇怪的問道:“哦,你是說請商震注意灤河這條啊,必須發,我說不用提醒的是另外的一處。”

“哦……馬上發!”齊家國收起電文轉身去了。

莊健所料不差,他所說地圖上另外一條同樣是彎彎曲曲的線,三十二軍軍長商震確實早就處於控製之下,因為曲線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之一,更是一道十分有利的屏障——長城。

長城,總是建築在崇山峻嶺之間,總是建築在最險要的地形之上。從古至今,外族要想突破長城進入中原腹地,都是很困難的事情。因為長城易守難攻,隻要守軍有堅守的勇氣,有能堅持作戰的信心,入侵者總是會在這條防線碰的頭破血流。

更因為長城不但建有長長的城牆,更在高處建有敵台,登高遠望,附近如果出現敵情,都逃不過哨兵的眼睛。所以剛剛把部隊調來的時候,商震就派出了一個團的兵力,分別駐守在若幹險要之處。第一是因為長城本身要比臨時構築的工事要強的多,少量的兵力足以抵擋一陣。另一是因為,可以充作瞭望哨,替他掌控附近的局勢。也正是如此原因,不管各處的戰況何其慘烈,兵力如何捉襟見肘,商震都不曾調動駐守在長城上的任何一個士兵。

久經戰場的商震,作戰布局自然沒有什麼大問題。依托長城,前出幾處關鍵陣地,比如建昌營陣地,是與鬼子交手第一天就從鬼子手裏奪回來的,以後每天在這裏都有一場血戰,卻一直將此地牢牢掌握在手裏。而現在,商震則不得不做出最為痛苦的決定。

還掌握在手中的陣地,是不是要放棄幾處?倒不是他不想繼續掌握這些地方,隻是手中的兵力已然不夠用,與其分兵各處,讓鬼子各個擊破,還不如將兵力集中起來,隻守住最為關鍵的幾個據點,讓鬼子咬不動,吞不下,繞不過。

莊健提醒他的電文,他也收到了,其實他也早就想到了灤河的危險,莊健的提醒不過是更加堅定了他的想法而已。不如將部隊全部都撤退到灤河以南,前臨灤河,背靠長城,也好能集中力量。但是,一想到要放棄陣地,商震的心裏就說不上來是什麼滋味。那可都是弟兄們拚死拚活奪下來,又用血肉之軀死死守住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