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吳)崛起的楊行密(2 / 3)

在這個隊伍裏,隻要是你能殺人,隻要是你能擒獲俘虜,那麼你就能升官發財,就能迅速的升官,封侯拜相。

楊行密準備在這裏拚搏一下,要是贏了,那自己就改變人生,要是失敗了,大不了就是一死,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楊行密厲害,力氣大,武藝高強,而且腦瓜活泛,所以每一次出城作戰,總能殺死幾個人,順便抓回來幾個,而他要是想跑有沒有人能夠攔得住他,所以楊行密在對秦宗權農民軍的作戰中迅速的成長起來,很快就成了隊長,然後就一步步的開始上升,畢竟真要是有才能,總是能夠顯露出來的,隻要是金子,總有發光的時候,要是沒有被人看見,隻能說你的光芒太微弱。

在一場場戰爭中,楊行密迅速的從一個街頭小混混,成長為一個具有卓越眼光的下層軍官。

不久楊行密又遇到了一個機會,因為他是個小軍官了,當時州縣上為了增加兵力,對於楊行密這樣的小軍官下放了募兵權,隻要是自己有能力那就去招兵買馬,但是軍餉大部分還是要自己負責,上麵隻負責一部分。

這一點難不倒楊行密,他把他之前一起玩的那些小夥伴們全部找了過來。跟著他混,差不多一百多人,這些人都是當時廬州黑道上的人物,平時就很凶狠,禍害鄉裏,此時披上了一身軍裝,那就成了正規軍,外表變了,但是實質還是沒變,一個個都是凶狠殘暴,所以戰鬥力很強。

漸漸地,楊行密這一支軍隊打出了威風,廬州的領導覺得楊行密這一支軍隊已經能夠獨當一麵,於是就把楊行密放出去在朔方做一個小守備,負責這一代的治安和守備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楊行密的勢力繼續發展,在這一帶也創出了很大的名頭,此時在廬州地界上,基本上都知道有楊行密這麼個人物。

等到在朔方駐紮了一段時間,任務期到了,楊行密到廬州城裏麵述職,他帶著軍隊回到了廬州城,因為這都是輪著來的,畢竟在地方上麵風險大,而且條件苦。

誰也不想在地方上受罪,都知道在州城生活好啊,吃得好,睡得好,還安全。

楊行密和他的一幫弟兄都覺得這一次算是苦日子熬到了頭了,能夠好好的休息一段時間了,但是沒想到,還麼等他們屁股坐熱呢,這會又傳來了消息,這個命令是此時的廬州刺史郎幼發出的。

楊行密還繼續去朔方駐守,而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這個提議是楊行密的領導一個不知名的都將,這個都將不喜歡楊行密,所以想讓楊行密滾蛋,眼不見心不煩。

楊行密在外麵受苦,心裏肯定是不爽,但是現在屁股還沒坐熱呢,又要回去,這真是欺人太甚。

楊行密憤怒了,但是他知道憤怒不能解決問題,於是他準備幹大事了。

他假意接受了命令,但是在走之前,他要去見見這個都將,畢竟是他的頂頭上司,離開前還是要拜訪一下的,這誰也不能多說什麼,也沒有人在意。

楊行密來了,對這個都將客客氣氣,這個都將也是個人物,表麵功夫做的不錯,對楊行密很熱情,還假裝好意問一下:“這一次去朔方還需要什麼不需要啊,有需要跟我說!”

楊行密聽了,突然變了臉色,怒吼一聲:“要借你人頭一用。”

這一下子讓那個都將有點失神,就在這一瞬間,楊行密一把抽出早就準備好的佩劍,一劍削下了這個都將的腦袋。

殺了都將,這就相當於造反了,楊行密早就不想過這種寄人籬下,跟著幾個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混日子了,他想要單幹,此時在廬州的領導集體說實話不咋地,能力很一般,也沒有啥凝聚力,所以楊行密振臂一呼,很多人全部跟著楊行密混去了,楊行密平時打仗厲害,為人很不錯,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個幹大事的人,都願意跟著楊行密,而沒人願意擁護廬州刺史郎幼。

楊行密一看自己身邊聚集了不少人,就自稱八營都知兵馬使,這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官,但是這肯定是自封的,沒有官方認可,但是在當時隻要是有名號,手裏有人,不需要政府的認可。

在廬州的郎幼也是個明白人,他知道自己不是楊行密的對手,楊行密勢力也比他強,而且能力也的確甩他幾條街。

所提郎幼就給當時淮南的高駢高大帥寫信,說:“廬州有個叫楊行密的能力很強,比我厲害,肯定能夠比我幹得好,所以我決定把廬州讓出來給楊行密,高大帥你給我換個位置吧。”

高駢一看這信,心裏就明白了,這是出現問題了,而此時他又得到消息,郎幼竟然已經棄城而逃了,這讓高駢多少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所以也沒有猶豫,在加上他之前的確是聽說過楊行密的名號,這是個人物,也很有能力,於是就寫信給楊行密,讓楊行密以後跟著他混,現在先代理廬州刺史,等他給皇帝彙報一下,就成了正式的廬州刺史了,官方編製,吏部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