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鶴鳴(2 / 3)

稍事休息,商二跟早就等候在縣城裏的鶴鳴山道官交接,確認彼此身份之後,她的護送任務宣告完成。白易離開時依依不舍,旅途中朝夕相處,人與人之間更易親近,他時時聆聽徐佑的教誨,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趣聞軼事,以及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學到了許多從不曾耳聞過的知識,加上徐佑寓教於樂,既不呆板,也不嚴苛,和白易亦師亦友,倒是十分的相得。

鶴鳴山距離臨邛縣城西北約二十多裏地,屬於岷山山係,連峰接岫,千裏不絕。山勢雄偉奇峻,林木繁茂幽深,雙澗環抱,形如展翅欲飛的立鶴,沿途鬆柏成林,蒼翠欲滴,山澗溪流,泠然有聲,凡人到此,頓生求仙問道之誌。

比起揚州的林屋山,蜀地的山,更高更險更美更奇,也更接近那仙人所居的九霄雲天!

這是天下道門的祖庭,是老君悟道、張陵創教的洞天福地,徐佑站在山腳,微微眯著眼,仰頭凝望,鶴鳴山,他終於來了!

“祭酒請看,站在此處觀之,那紅岩大山為鶴尾所展之屏,其下的冠子山,陰岩礙日,林氣障天,為鶴之尾。稍下名大坪山,山頂平坦,為鶴之背。是否惟妙惟肖,生動有趣?”

這道官年過三十,可嘴皮子特別的碎,熱情洋溢的給徐佑介紹益州的風土人情,等到了半山腰,介紹鶴鳴山時更是極近誇張之能事,說的天上地下仿佛隻有此山最為有名似的。徐佑要在鶴鳴山尋找五符經,擁有良好的人緣是必要的。,他是祭酒之尊,又刻意放下身段示好,不消片刻,就混的極熟了。

道官名叫班雨星,是陽平治的五百籙將,這樣的職位在其他各治已經算是個人物了,可在鶴鳴山卻隻能幹些迎來送往的活。說話間耳邊聽到陣陣雷聲,轉過山角,眼前豁然開朗,兩道山澗從東西兩側的懸崖岩壁上飛流而下,在山穀前彙聚,湍急的水流挾千鈞之勢拍打著一塊通體赤紅的巨石,濺起的水花足有數丈遠,隨山風吹拂,如同白日傾盆大雨。

“這就是鶴鳴山最有名的景致:‘鶴含丹書’。祭酒當心路滑,青石板長年被水浸潤,不少來朝拜的道民都曾在此摔倒受傷。不過大家卻歡喜非常,說是入山第一叩,免得對天師和道君不敬!”

說完殷勤的要來攙扶,徐佑笑道:“無妨,我雖不會武功,可也不是弱不禁風的……”話音未落,空中突然響起一聲怒吼:“來者何人?”

若是尋常百姓,猛然受此驚嚇,定會失足摔倒。可徐佑城府之深,養氣不在小宗師之下,身心俱蕩,耳鳴眼黑,可腳下如同釘了釘子,站著紋絲不動。

班雨星麵露尷尬,低聲道:“這是三官廟的道官韓元忠,也是韓大祭酒的弟子,向來跋扈,祭酒不必理會就是了!”

徐佑立刻明白過來,鶴鳴山七大祭酒,哦,不,現在應該說八大祭酒,依次是範長衣、白長絕、陰長生、張長夜、李長風、韓長策、衛長安和寧長意。寧長意是袁青杞所扮,徐佑是知道的,李長風曾為他治病,也見過了,其他六位卻隻聞其名,未曾謀麵。

韓長策……

這是下馬威嗎?

徐佑不認為孫冠會用這樣下作的手段,也隻有大祭酒裏最為年輕氣盛的韓長策會如此不講道理。

過了鶴含丹書,就到了入山後的第一座道觀,乃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廟,山門、鼓樓、配殿,一應俱全,氣勢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