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最後一個紫荷包(1 / 2)

李子童是個作家,最拿手的是寫報告文學,這個月李子童打算休息一陣子,於是他買了到紫石山的車票,準備到那裏好好休養。

長途汽車停在了紫石山風景區。這裏環境清幽,是個休息療養的好地方。剛下車,李子童就看到路邊站著一個老婦人,滿麵風霜,身形有點傴僂,腳下放著一個竹編的籮筐,她的雙眼不由時地向下車的人盯過來。

李子童不用想就知道,這一定是個賣山貨的婦女。李子童準備找間旅館住下,可是這時這個老婦人提著籮筐走過來,站在他麵前剛要開口,李子童就截道:“對不起,我不買東西。”

老婦人的回答並非以前他遇到過的,她顫動著雙手,提起自己的籮筐,啞著聲音說:“我不要錢,是白送你的。” 說著從籮筐裏拿出一個荷包,紫色的荷包,向他遞過去。

李子童一愣,他走過那麼多風景區,從沒遇到不要錢的東西。

老婦人將荷包塞進他手中,又向他輕輕彎了彎腰,算是鞠躬,然後慢慢走開了。

這倒是怪事一件,送人東西還要鞠躬,生怕別人不要一樣。

李子童走南闖北的,還真是頭一次遇到這種事。他目送著老婦人走遠,看了看手裏的紫荷包,發現這個荷包像是匆忙之間繡成的,針腳還挺粗。

畢竟是人家的一番好意,總不能隨手丟了吧。李子童就將荷包塞成了挎包裏,然後舉步向前走去。

可剛一動腳,就聽刺耳的刹車聲響起,一輛小轎車急停在自己腳前,司機從裏麵探出頭來,罵了一句:“有便道不走,在路中間挺屍嗎?” 李子童一看,果然不知不覺地來到了路中間,也就沒好意思還嘴,小汽車關上窗戶,開走了。

幸虧這個荷包呀,李子童想著,這可能是個辟邪的物件,不然這下有可能就撞上了。還真要感謝那個老婦人。

李子童舉目四望,看到幾十米開外的對麵,那個老婦人正看著自己。李子童取出那個荷包,向她搖了搖,意思是感謝她的禮物。可是那個老婦人卻不再看他,轉身走開了。

李子童也沒再想這件事,找了一個旅館住下。每天早晨起來,就是帶著相機上山下鄉,四處遊玩,順便也了解一下當地的風土民情。

可是這幾天以來,他總覺得有雙眼睛在背後盯著他,等到他回頭看時,卻沒發現認識的人。

這一天上午,李子童又帶著相機上了山,中午回來的時候,在風景區的大門口,那個老婦人攔住了他。老婦人看上去挺急切,張嘴就說:“我送你的那個紫荷包呢?你還留在身上吧。”

李子童還真隨身帶著它呢。等他拿出來時,心裏還想:這個老婦人可真是有意思,送了人的東西還往回要。可別是要敲我的竹杠吧。

這種事他以前也見過,先是送你一樣東西,然後再往回要,要回來時說已經調了包,或者是被損壞了,要你賠償。你一個外地人,是不敢發作的。

李子童打好了主意,準備應對。

可是之後發生的事讓李子童大吃了一驚。

老婦人一見到荷包,猛然搶過來,轉身就跑。

她倒是不想敲竹杠,可是那荷包裏已經不是空的了。李子童因為喜歡這個荷包,把自己的銀行卡、身份證、記者證等等都放在了裏麵,比錢包都重要。

李子童急了,下意識地叫了一聲:“搶劫了……”叫完之後自己也覺得好笑,以前隻見過年輕人搶老人,還真沒見過老人搶年輕人呢。

好笑歸好笑,並不耽誤他撒腳急追。

風景區門口的警衛人員也聽到了叫喊,四麵八方包抄上來,把老婦人堵住。老婦人根本就沒看任何人,她摸出一個打火機,打著火就向荷包上湊,竟然想把荷包燒掉。

這是劫匪與小偷幹出來的事嗎?李子童暈了,他三步並兩步跳過去,一把從老婦人手裏把荷包搶過來。老婦人突然像是發了瘋一樣,撲上來奪荷包。二人廝打在一起。

李子童雖然是個男人,可還真有點招架不住。幸虧警衛人員衝過來,將老婦人拉開製服。

老婦人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個紫荷包,嘴裏嗬嗬大叫著,沒片刻就圍了很多人。警衛們為了不影響交通,把老婦人押到了當地派出所,李子童當然也跟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