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嵐心下一動,仔細看了看他的臉色,問道,“你們少爺挨罰了?”
小全子連忙搖頭,“沒有,沒有,就是大夫人又扯了個由頭訓斥少爺了。”
林嵐心頭暗惱,這大夫人真是半點兒大母的臉麵都不要,這般時常訓斥庶子,也不怕外人說道。她有心進去,可是想想還有一堆事情沒辦,就道,“今日實在是有些事要忙,同你們少爺說一聲吧。”
小全子無奈,隻得點頭,目送林嵐走遠,回去見得任傑,如此一說,任傑神色並無半點兒變化,回手要他退下,沉默半晌,眼裏到底還是黯了下來。
林嵐如同一隻忙碌的小蜜蜂一般,去了銅匠鋪子買爐子,因為等不得定製,買了隻成品,多花了五錢銀子,雇了馬車搬上去,又去布莊買棉花布料,去了糧油鋪子買素油、米麵,雜貨鋪子裏買了燈油、鹽等物,到得城門口,又去那胖老板娘的肉鋪,買了幾十斤大骨頭,二十斤五花肉,二十斤後鞧,牛肉羊肉也都買了一些,直樂得那老板娘眉開眼笑,最後還送了她半斤肥油。
剛忙完了這些,林三嫂也背著大柳條筐回來了,上得馬車一路回了鋪子,卸了些肉和米麵之物到鋪子裏,剩下的就都運回了村子。
馬車到得林老三家門前,搬了一些下去,轉到前街林老二門前,又搬了一些下去,最後才是林嵐家,搬下的物事更多。
他們幾家大張旗鼓的采買,自然引來村裏人的議論,有好信兒的趁著林老二不在家,跑去問林二嫂,林二嫂自覺漲了臉麵,也不肯說林老二如今都不讓她摸到銀錢,隻說,“家裏日子好了,自然要多添些好吃食。”說著就扯開那裝了粳米和洗麵的布口袋給眾人看,農人們本就貧苦,豐收年景也隻在年節才能吃幾口細糧,今年還是災年,包穀餅子能吃飽就不錯,更別提細糧了,所以,眾人都極是羨慕,惹得林二嫂更加得意,心下盤算著怎麼能讓林老二同意,送回娘家去一半。
林嵐也沒想到,晌午未過就回來了,見得林老二老三砍回的柴禾足有小半垛了,心下感激,就燉了個肉菜,又烙了蔥油餅,請他們一起吃飯,林老二老三也是疲累之極,大冬日的腦門上還冒著熱氣,棉襖也潮了,就沒有客套,坐下來吃了個飽足,然後去了花窖小歇,兩人在那裏搭了個小板鋪,晚上照看爐火方便,也防著賊人上門。
林夕背了書包回來,見得爐子買好了,極是歡喜,草草吃了飯,就催著姐姐同他一起上山,林嵐把爐子裝在柳條筐裏,上麵蓋了些茅草,姐弟兩人抬著往南山走,半路遇到前院劉家叔叔,正背著弓箭和皮囊,打算進山去打獵,見得他們就笑道,“你們兩個孩子,這麼冷的天兒不在家裏,怎麼跑出來了?”
林嵐一時之間找不到好借口,就反問道,“大叔,你這是要進山啊?”
“可不是,前次上山看見一隻狐狸的爪印,就想著再去找找,萬一獵回一張狐皮,就有年貨錢了。”
劉家老太太,也就是劉氏叫做二嬸的,平日對林嵐一家還算照顧,兩家人相處也好,這劉家大兒子說話也不客套,又道,“大叔可沒那種菜的本事,隻能靠殺生賺些活錢兒了。”
林嵐聽他說去獵狐,心下就是一緊,狐狸最是有靈性,往往要在深山老林裏才能見到,來回趕路,加上守候等待,就算一切順利也要四五日才能回來,這般算下來,豈不是劉大叔有被困在山裏的危險?
林嵐下意識的就想攔阻,但是她一個孩子,說話又怕劉大叔不信,眼珠兒轉了又轉,隻好推到母親頭上,笑道,“大叔,我娘今早還說,晚上回來要去你家坐坐,好似有件極重要的事,想托大叔去辦,若是大叔上山了,我家就找不到人幫忙了。”
劉大叔就是一愣,“有什麼事要我去辦,林大哥他們不是都在嗎?”
“我也不知道,不過,我娘說這事兒就大叔能辦。”
劉大叔有些猶豫,扭頭看了看遠處的山林,想想林嵐爹爹在世時也沒少給他家幫忙,若是劉氏真求到頭上,可不能拒絕,晚兩日上山就晚兩日吧,那狐狸窩在那兒,左右也跑不了。
他這般想著就回家去了,也忘了詢問林嵐姐弟上山何事,林嵐和林怕再遇到旁人,抬起柳條筐就往山上爬。(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