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流程評委經過甄選後評出前幾名的成績,但三位評審似乎有些分歧,其中一份答題卷在他們手裏不斷被反複評審,到了公布成績的時間,他們還是沒有做出最後的裁定。
現場的氣氛慢慢變得凝重而緊張,等待結果的醫生們一個個期待著成績出來,又擔心自己名落孫山,這感覺頗有點當年等待高考放榜時的情形,當然,隻不過沒有那麼緊張,考好考差的結果也沒有高考對人的影響那麼大。
其實我的內心一直都很平靜,因為我有把握,至少是第一名或者特優。
三位評審最後終於停止了商議,他們齊齊將目光投向我,其中一人拿起話筒問道:“唐醫生,你過來一下,我們看過你的答題卷後很滿意,沒想到你年紀輕輕竟然在中醫的造詣上如此了得,但有幾個地方讓我們很疑惑,你過來為我們解答一下!
所有人都看著我,有人羨慕、有人嫉妒也有人對我恨之入骨。
在大家的矚目下我緩緩走到三位評審前麵,不知道自己的答卷有什麼地方讓他們疑惑,坐在評審席上的三位,可以說是整個天陽中醫界的泰鬥,連他們都疑惑,我覺得很可能和藥經或者病逝雜集上的那些術語或者治療方式有關。
我走到他們跟前,坐在中間拿著答卷的那名評審,推了推自己的眼鏡,然後看著我,問道:“小唐啊,你這診斷是怎麼回事?前麵三個診斷都非常準確,可是正確答案隻有三個,而你卻寫了五個。
另一名評審對我的答卷持有不同意見,說:“過度診斷和漏診誤診的危害一樣,都是對患者的不負責,甚至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患者隻有三種疾病你卻給出了五個診斷,盡管前麵三個都正確但我覺得應該和誤診、漏診一樣不能得分。
坐在郝主任右邊的那位大夫說道:“如果是過度診斷,當然不能得分,大家不妨先聽聽唐醫生如何解釋,如果不符合,咱們再做出最後的評判!
郝主任看了看手裏的答卷,又看了看我,點點頭說:“說說你的診斷情況,你是如何給出五個診斷的?
眾人聽到我寫了五個診斷的時候,不少人露出了笑容,覺得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多。
說實話,聽到他們爭論這個問題讓我有些失望,他們說標準答案隻有三個,說明這三位老醫生都認同這個所謂的標準答案,如果他們沒有親眼見過患者還情有可原。
但剛剛護士把那名患者推出來了,距離評審席並不遠,他們完全能夠看到患者的情況。
若是他們經驗豐富醫術了得,多少能看出些眉目,就算不能光靠觀察患者得出最後的診斷,至少也能發現端倪然後過去仔細探查,可是他們並沒有那麼做。
說明他們默認了隻有三個診斷的標準,無論是因為粗心大意還是因為醫術不精,都讓人難以接受,堂堂幾位名醫連患者身上有多少疾病都診斷不出來,難怪中醫如今沒落到了這幅田地。
“前麵三個診斷是顯性疾病,隻要做相應的檢查便能得出診斷結果,經驗豐富的醫生憑借望聞問切以及對患者病史的了解,也能做出大致的診斷,不過我後麵那兩個診斷屬於隱性疾病,唯有見過類似疾病並且細心觀察才能判斷出來!”我從容看著三位評審,說出了自己的診斷依據。
三位評審起初還不盡相信,他們親自去給患者診斷,查閱患者病曆,最後郝主任又替患者把脈,終於做出了一個診斷,和我給出的兩個診斷中的其中一個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