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禮部尚書上台,打開聖旨,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自登基以來,時以天下蒼生之苦為悲,亦以天下蒼生之樂為喜,範文正公有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朕日三省吾身,夜不敢忘。賴上蒼護佑,祖宗有德,今我大明止亂致正,天下太平。然天下者,非獨我大明耳,乃寰宇之世界耳……’”
這道聖旨很長,最初老學究寫的那版,都是拗口的文言文,極其難懂,鑒於今日到場百姓眾多,為了讓老百姓都能聽懂,所以崇禎下旨寫了這版簡單易懂的“白話文”版。
大意自然是先吹捧下崇禎關心民間疾苦,而後歌頌下如今的太平盛世,最後話鋒一轉,轉到放眼看世界上去,表明大明海納百川的開放心態——其實是告訴外邦人,來大明做生意、生活你大可放心,隻要遵守大明律,那麼大明會保護你的。
事實上,萬邦大典一方麵固然是崇禎要宣揚國威,但另一方也是一場發布會,相當於向全世界宣布大明的“改革”與“開放”政策。
當然,這一切都跟秦書淮的引導是分不開的,而且也和近年來海關收入節節升高,成為帝國一個穩定增長、潛力巨大的財源的背景是分不開的。
聖旨念完後,百姓們又跪下山呼萬歲。
而最開心的,還是那些外邦人。
這道聖旨,可算是給他們吃了顆定心丸了,因為聖旨中明確了他們可以隨時來貿易的權利,甚至隱約提到了,大明會給他們提供“生活”上的便利——也就是說,他們有可能有權在這個繁華而美麗的東方帝國長居!
尤其是不少前些天還打聽過這裏房價的外邦人,眼珠子都亮了,甚至激動地跟著那些百姓一起,用生硬的漢語喊起來“皇上萬歲”!
聖旨宣讀過後,據秦書淮了解,應該是各國使臣遞交國書、行國禮的時間。
然而,卻沒有。
這時,禮部侍郎偷偷的走到他身邊,對他耳語道,“國公爺,請您移步於台下。”
秦書淮皺了皺眉,不明所以地看著他,“嗯?”
禮部侍郎神秘地一笑道,“是好事兒,大好事兒,國公爺您趕緊隨我來吧。”
秦書淮便起身隨他走下禮台,然後於禮台下方的正前位置站好。
禮部尚書立刻衝秦書淮說道,“安國公秦書淮接旨!”
秦書淮聽罷,單膝下跪,道,“臣,接旨!”
抬頭,卻發現崇禎一臉嚴肅地從龍椅上站起來,走到台前,看來這道聖旨他要親自念。
禮部尚書雙手將聖旨遞給崇禎。
崇禎打開聖旨,然後朗生念道。
“一等安國公秦書淮,大明國之倚仗也,朕之無雙國士也!自入仕以來,夙夜在公、殫精竭慮,置榮辱於高閣,棄生死於疆場,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濟世之才日月可昭,忠義之心天地可鑒,堪為古今文臣武將之楷模耳!自初見,其以兄事朕,朕亦以弟待之,此天下共知!”
說到這裏,崇禎看了秦書淮一眼,恰好秦書淮也看了眼他。
兩人目光相遇,都浮起一絲旁人不易察覺的笑。
崇禎又道,“朕與秦兄有約,秦兄不負朕,朕必不負秦兄……”
負責儀製的禮部尚書聽到這話冷汗當時就下來了,哎喲喂,這皇上怎麼還不按擬好的聖旨念啊!
聖旨上根本就沒這段,而且崇禎身為皇帝,與顧運私下裏說這些是沒事的,但是在臣民跟前怎麼能說這個?
於身份不符、於禮製不符啊!
崇禎越說越激動,他的眼前仿佛又看到了那個風和日麗的下午,他和秦書淮在柳是書院書生意氣、激揚文字的場景。
他更看到了,那一個個黑暗、煎熬的時刻,當他拆開秦書淮送來的塘報,仿佛一束光明立刻透進房間的場景。
還有,當他猶豫、彷徨甚至恐懼的時刻……己巳之變、魔教暴動、三邊亂局、後金二次越牆乃至東林謀逆,現在回想起每一場鬥爭,他仍會驚出一身冷汗,但每一次,秦書淮永遠無比堅定地告訴他,他能贏!
而他,也做到了。
崇禎已經完全脫稿了。
他時而慷慨,時而低沉地說著,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說了多久,隻知道自己說了自己想說的話。
終於,他把想說的話,全部都說完了。
頓了頓,他說到了這封聖旨的核心。
“此君臣之誼、手足之義、忠勇之心,非金銀玉帛可嘉!朕敕封,秦書淮為燕王,與親王同列,世襲罔替!”
“哄~~”
話音一落,全場震動!
崇禎這話,便是封秦書淮為異姓王了!
這事兒非同小可,等於破了兩個例。
其一,大明自開國以來,雖然曾經封過一個異姓王,就是蒙古人也先幹,為忠勇王,但那純粹隻是個名義,根本就沒封地,而秦書淮是第一個實打實的、沒有任何折扣的異姓王。
其二,秦書淮的頭銜竟然是燕王,要知道燕地就是紫禁城所在,自從大明定都這裏後,根本就沒有燕王了。
其實為這事兒,崇禎和禮部的人可吵了好幾次架了。
按照秦書淮的功勞,封異姓王並不為過,而且現在全天下都知道秦書淮和崇禎一直以兄弟相稱,此時封秦書淮為異姓王,不但更能得民心,成就一段佳話,還勢必能更好地拉攏武林,禮部也認可這點。
可問題在於,秦書淮的封地,怎麼能和大明國都所在綁一塊呢?
沒有先例啊!
但是崇禎有他的想法。
要他給秦書淮封王,然後把他封到千裏之外去?崇禎可不幹!
開什麼玩笑,他一個大明重臣,雖然說懶是懶了點,一月也不上幾次朝,可要緊時刻終歸還能找到他,能跟他商量事,自己心裏也就踏實。
要是讓他跑千裏之外就藩,從此享受他的歌舞升平去?
美得他!
朕都還沒到享福的時候呢,他還想輕鬆?
說什麼也得留他在京城,起碼時不時能見著人,自己安心不是?
秦書淮從崇禎的眼裏,看到了很多東西,那些不光是信任和感激,更有著真正視如兄弟的情義。
他也是真敢封啊,在帝國王都再封一個王出來?
這便是那日他與自己說的,要送自己的一份大禮麼?
一時間,這些年的點點滴滴紛紛浮現在眼前,而又想到自己終將離開這裏,秦書淮又哽咽了。
“臣,秦書淮,謝皇上!願這江山盛世永駐,願吾皇健康長樂,福壽延綿。”
秦書淮鄭重一拜,這一拜大抵便是他與“黃兄”的拜別了。
……
接下來,便是萬邦遞交國書和國禮的程序。
不過秦書淮已是心不在焉了。
此時,係統又響起。
“恭喜宿主,主線任務完成,今晚子時,將開啟時空通道,送宿主回原時空。”
秦書淮沉默良久,問係統,“回去後,是不是再回不來了?”
“廢話,你以為穿來穿去鬧著玩呢?”係統回答,“行啦,回原時空裝逼去它不香嗎?你我聯手,再戰江湖,豈不是很好?”
“係統,你到底什麼來曆,現在可以跟我說了麼?”
“我?我麼……說給你聽你也不懂,這麼說吧,你們地球人需要成長,得不斷地學習知識對吧?我也一樣,你就當我是某種類型的智慧生物吧,我的成長是和捆綁的宿主成長息息相關的。”
“你是不是有很多同類?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穿越啊?”秦書淮不禁問道。
“當然。隻不過時空是無限的,在你們那個時空,頂多能被挑中一兩個,你是幸運兒啊!當然,在無限個時空當中自然就有無限個你這樣的人,被我們挑中。”
“這樣啊……”
“對啊,我覺得跟你合作很愉快,所以下一輪也不改宿主了,咱們繼續。你放心,有我在你什麼都會有的。”
“……”
秦書淮默然。
……
夜,國公府……或許應該說是燕王府了,張燈結彩、鼓樂齊鳴,至少有數百武林名宿,以及東廠、錦衣衛頭腦及內閣重臣,齊聚於燕王府,齊賀秦書淮封王。
子夜時分,燕王府忽然天降紫光,正如崇禎二年一道紫光降臨於紫禁城一般。
眾人正詫異之時,忽然發現燕王秦書淮已經不見了。
燕王府後花園,秦書淮攜陳晴兒的手,驀然站立。
陳晴兒已經哭成了淚人。
“夫君,你若要走,可否帶晴兒一起?”
“不可。”
“那……日後可否抽空再回來?”
“回不來。”
“夫君,那晴兒……”
此刻,離秦書淮不遠處,一個空間悄然撕裂,露出一個黑漆漆的洞口。
“快點,這很費能量的,我撐不了多久!”係統催促道。
秦書淮往前走了幾步,看了眼陳晴兒,忽然內心一顫。
便要……就此告別了麼?
如果不回去,待係統能量耗盡,是不是永遠回不去了?
走到黑洞跟前,秦書淮忽然停住了腳步。
這一步,是否該邁出去呢?
……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