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老藝人的眼神灼傷了他
章局長事前已經知道寧宇和雪雁的時間緊張,早就做了精細的安排。一見麵就對寧宇說:“寧部長,我們看幾個劇團的辦公場地,然後回到局裏麵開彙報會。我已經讓每個團都做了準備的,彙報會就集中在局裏麵召開。參會的人員也很立體,有各院團的團長,也有團裏的老員工,你看這樣行嗎?”
一連調研了報社,廣電和新聞網,寧宇和雪雁年輕倒沒有什麼不適,就是苦了和他們一起調研的人大副主任和政協副主席,他們都是年近六十的老人了。寧宇對雪雁說:“你看呢?”
雪雁說:“兩位老同誌可能有些吃不消了,我看章局長這樣安排也是可以的。當然,最後還是你來定吧。”
寧宇笑笑說:“你都這樣說了,他們肯定也是同意你的意見的,那就這樣,我們集中看集團的情況,彙報會就在文化局召開。”
不管怎麼說,章局長雖然也有官僚作風,但他長期在新聞單位工作,也許是受職業習慣的影響。他至今也還是保持了同情心,每每見到窮苦的人,他總是有一種想打抱不平的衝動。所謂記者心中的鐵肩擔道義他尚沒有遺忘。他到那些困難的院團是走訪過的,很多老員工生活確實十分困難。他將寧宇帶到了市曲藝團。
撞入人們眼簾的這棟辦公樓顯然是七十年代末期的建築,每一層樓的隻有一個廁所,每一間辦公室也都個子一樣方正大小一致。辦公室裏麵的辦公桌椅象學校老師講桌一般大小,很多桌麵還是脫漆的,凳子也全部都是木質的靠凳。辦公室也沒有任何現代化的辦公設置,隻有團長辦公室有兩台早就淘汰了的舊電腦。就連團長辦公室也沒有空調實施。團長見了寧宇一行,也是愁眉苦臉的不知該從何說起。說出口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寧部長啊,我都三年沒有近距離的見過市領導了,他們也知道我是個窮團長,沒有能力的團長,見著我就躲呢。”
他的話,讓寧宇聽起來覺得有幾分心酸。關切地問:“現在團裏怎麼樣啊?”
團長說:“你都看到了,很多人都自謀出路了,也有很多人轉行了。年輕的跳槽的跳槽,闖蕩的闖蕩去了,留下這一幫老人們,什麼事也幹不成了。說實話,這個爛攤子,我還不知道誰來收拾呢。”從他無奈的眼神裏,寧宇看見的是失望和無助。現在說什麼都沒有用的,要讓這些老藝術家們從新燃起希望,光是嘴上的表態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團長又說:“要不然,我帶你們去看一看我們團裏的困難老員工?”
寧宇什麼話也沒有說,跟著團長就走。其他的領導也隻有跟在後麵進去了。這也是七十年代末的一棟建築,雖然每家每戶都有廁所和廚房,但是每一套房子也就四十來平米。團長帶他們去的這一家隻有兩位退休老職工,女的長期臥床不起,男人也是一身毛病。
進屋之後兩位老人也沒有什麼好臉色,見了團長就說:“你們不要來看我們了,你們什麼時候能把曲藝團辦好比什麼都強。”團長一臉無奈,對寧宇說:“這兩位老革命對我有意見呢,以前他們都是團裏的骨幹,現在也就靠退休金過日子,由於沒有兒女,現在兩人都生病,所以退休金就顯得杯水車薪,兩人有很有骨氣,從來都不接受社會和政府的接濟,所以日子過得很艱難。”
寧宇看了看二老飯桌上剩下的飯菜。一碟泡菜,一碗素菜湯,外加辣椒醬。寧宇回頭問團長:“老人們的生活一直都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