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重來(1 / 2)

劉貴嬪還在嗚咽。偏殿裏也就是這點聲音了,其他人都是鴉雀無聲。

孝莊帝咳嗽一聲,問道:“元愛卿,身體可好?今天何事入宮啊!”

元匡是孝莊帝還是長樂王時期的老人,忠心耿耿。現在因為年歲大了,逐漸退出了政壇,但是對於孝莊帝來說,他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巨大的。特別是孝莊帝這個人非常的重感情,耳朵根子又軟。

“謝謝皇上恩典一直記掛老臣。今日來主要就是為了謝恩。”元匡也沒有說什麼事情,反正自己表露的說法就是為了聯絡感情,想皇上了。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就是沒有一個人會明說。在中國的朝廷上麵,都沒有傻子。中國人最聰明的人都集中在政治領域,所有的聰明才智都用在勾心鬥角。

就像現在,所有的人都在博弈。有點像現在的一個政治笑話,就是說,有問題的人都出在會場的前三排。這個笑話仔細想一想,非常的有道理。能看懂這句話的人,你們就是人情世故練達通透的人。

現在這一件宮廷的遇刺案,會牽扯到多少人?會是什麼樣的人做這件事,不就是在場的這些人才具備這種可能性嗎?

甚至很多人都可以斷定,就是某人做的事情,但是又有誰會說得出來。而且就算是某某人做的事情,又能怎麼樣?

現在能夠坐在這個朝廷上的人,沒有什麼人是傻子。隻不過是,聰明的程度不一樣,把握時局的能力不一樣。

元匡可以倚老賣老,毫不羞愧的說自己想皇上了,要來看一下皇上,但是等到孝莊帝再問鄭林東時,鄭林東就不能夠用這種話來敷衍,因為早朝的時候已經都見過了,現在如果還說自己想皇上了,那就實在是有點恬不知恥了。鄭林東也非常的聰明,主動的彙報了一兩個官員提拔的事情。反正這樣的事情在他手裏實在是太多了,隨手挑一兩個數,大家也無可厚非。

接下去的時候,就輪到了城陽王元徽。這當然也是一個老奸巨猾的人,絕對不會說自己和賀六渾有所約定,然後來到朝堂。一樣也是挑幾件,不僅不要的公務做了彙報,然後退到一邊。

反倒是爾朱菩提實在是忍不住了,說道:“皇上,還請下旨。免去賀六渾督辦職務,交由刑部處理。”

然後看了看,依舊在一邊哭泣的劉貴嬪,補充道:“這樣也能夠給劉貴嬪一個交代,也讓後宮可以安穩下來。”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就算是再有銳氣再有才華,再有實力,在心性的上麵還是有缺憾。如果是,在能夠穩重一點,就很明白這樣的事情,在這麼多人麵前說,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任何一個在中國官場混的人都知道,真正的決策從來不是在會議上決定。一旦拿到會議上去討論各方各派的勢力就會讓這件事情無所適從,根本做不了決策。而真正的決策都在會場下麵,由各級各類的力量做過一番協調,才能夠確定下來。

孝莊帝還沒有答話,一邊的,吏部尚書鄭林東忍不住了,走上前來躬身施禮說道:“啟稟皇上,不知道為何要免去國公爺的督辦職務。”

爾朱菩提最煩的就是這樣一批士人,清貴。這些人和自己這個家族永遠尿不到一個壺裏。清貴非常鄙夷他們的出身,更鄙夷他們的做法。特別是在河陰之變之後,基本上就已經不可能站在一個層麵上了。

而爾朱菩提也非常厭惡這樣一批,隻知道空談沒有實際作戰能力的貴族。特別是這些人,還是漢人為主體。如果你真正有本事,這個朝廷還會是輪到我們,鮮卑族來做主宰嗎?

“鄭尚書,你難道還不清楚整個事情的始末嗎?交給了國公爺,查辦了快一個月,沒有一點結果。現在又聽了瘋子的話,逼死了皇宮裏的首領太監。就這樣下去,還能有什麼結果嗎?還是交給真正懂行的人來做。”爾朱菩提說的也是有理有據,而且合情合理。

中國的事情哪裏是合情合理,有理有據就行,任何誰都能夠說得出問題,說的出毛病了。

“世子此言差矣。我們所有人都能夠看得到國公爺的勤勉盡責,世子現在的這一番話,起不會寒了,大家的心。特別是願意做事的人的心。據我所知,國公爺不是已經查出了這個行刺的人所在的區域,他的名字,他的家族。這不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嗎?”鄭林東根本就不怕爾朱菩提,因為已經是兩個世界的人。

“那麼我想問一下,這次逼死了兩個首領太監又做何問?長此下去,內宮裏的人豈不是人心慌慌。”爾朱菩提發現前麵的那些話,站不住腳,但是這一句話應該站得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