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走為上(1 / 2)

淡然大師看著賀六渾慢慢醒悟的樣子,心情比較舒服。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使命,自己的使命就是在守護這個未來的王。而且這個守護對象跟自己從小一起長大,仿佛就如自己的兒子一樣,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更關鍵的是,這個對象不負使命,逐漸的開始長大,逐漸的開始成熟,經曆的越多不是倒下而是更加的堅定,這讓淡然大師內心非常的滿足。

和現在的爸爸媽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一樣。雖然都是把未來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是兩者的方式完全不同。因為當代的爸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是實行的是圈養的方式,卻希望開出燦爛的花朵。而淡然大師的做法是放養的方式讓賀六渾自己一次次經曆,一次次摸爬滾打。自己要做的就是在最關鍵的時候給他支撐,在他最軟弱的時候給他溫暖。

事實證明,自己沒有看錯人。所謂收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這種人生的巔峰快樂是不參與完全無法理解的。

“大師,我感覺這次我好像做錯了,不應該接這個任務。”賀六渾有點懊惱,畢竟現在真的是落入了套中。

“凡事都有利弊。關鍵就看你自己想做什麼,你的目的達到了沒有?”淡然大師繼續開導。

“其實我知道這段時間我應該安靜下來。但是太久的安定時間,我總怕自己喪失了鬥誌。現在有個機會讓我來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我其實就想做到這一點。”賀六渾說的很坦白,其實自己就是想讓所有人關注自己。這才二三十歲的年紀,哪有人就願意悄無聲息的泯然眾人之中。

“那現在你的目的達到了嗎?”淡然大師問道。

“呃。。。。”賀六渾開始沉默了。好一會兒抬起頭來說道:“如果僅僅是這個目的的話,我應該達到。”

的的確確,現在整個洛陽城誰不知道自己的名字。這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就達到了嗎?

“可是事情的真相並沒有完全。。。。。。”賀六渾還是有點疑惑。

“其實真相已經出來了。”淡然大師微微笑道。

“真相已經出來了。這怎麼可能?其實成王。。。。。。。哦,我明白了。”賀六渾恍然大悟。現在完全清楚朝廷為什麼能夠迅速的安靜下來。因為現在所有人都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答案,至於真的真相還重要嗎?

“其實你一開始就錯。你想要找出你的真相,但並不是他們需要的真相。目前這個洛陽城裏最頂尖的人群他們需要什麼?其實那個答案就已經注定了是什麼。”淡然大師是真的大悟大徹。

賀六渾想通了之後,突然間覺得眼前開闊。但是也更加的迷茫:“大師,那接下去我還能做點什麼呢?”

是繼續沉默,還是繼續去轟轟烈烈?仿佛自己都不能夠做主,也都不知道該做什麼。

淡然大師微微一笑,問道:“從草原到洛陽,我們經曆了那麼多河流,你覺得河流為什麼不是直線?”

賀六渾眼睛看著大師,在思考

“河流為什麼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彎路呢?”

賀六渾想了想說:“因為有山巒等阻礙。”

“對了。其實走彎路才是自然界的一種常態,走直路反而是一種非常態,因為河流在前進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

有些障礙是無法逾越的,所以它隻有取彎路,繞道而行,從而避開了一道道障礙,最終抵達遙遠的大海。”大師解釋道。

賀六渾明白了。

年輕人做事喜歡走捷徑,走快速通道。但實際上麵無論是人生的道路還是事業的發展,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最關鍵的是自己抱定信心向前奔去,找準自己的目標,那才會有更好的結局。

“無遮大會聽聞過嗎?”淡然大師問道。

賀六渾眼睛一亮,點點頭,這個當然知道。

無遮大會可不是不穿衣服,沒有遮蓋的大會。無遮:沒有遮攔,指不分貴賤、僧俗、知智愚、善惡,平等看待。無遮大會是指佛教每五年舉行一次的布施僧俗的大齋會,又稱無礙大會、五年大會。兼容並蓄道而無內阻止,無所遮擋、無所妨礙,梵語般闍於瑟,華言解免。無遮大會是佛教舉行的一種廣結善緣,不分貴賤、僧俗、智愚、善惡都一律平等對待的大齋容會。

( 唐朝的玄奘法師去印度取經時,就曾參加過無遮大會。在大會上,舌戰群雄,折服對手,贏得了“大乘天”與“解脫天”的最高稱號。中國的無遮大會始於答梁武帝,盛行於南北朝。《梁書·武帝本紀》載:梁武帝“版輿駕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四部,指僧、尼及善男權、信女。後用以泛指無所限製的公眾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