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賀六渾繼續派出了隊伍。
十個圓陣步兵繼續在中間。紮紮實實!
重甲騎兵不在最後了,而是在兩邊分列。這個調整方案有大意思。
輕騎兵留在最後,還是橫排百人隊,差不多五千人,密密麻麻五十排。賀六渾自然在輕騎兵的最中間,帶著一千人的衛隊,豎著大纛旗。
然後,又是數千人的農民開始瘋狂的湧出,繼續安營紮寨,挖壕溝。
上午白袍軍可以把崗亭,營寨毀掉,但是不可能把壕溝填平,所以現在壕溝越來越深,越來越長。開始蜿蜒伸出去,逐漸與其他營地靠攏。
中郎城城上的人又看見了,在指指點點。過了一會兒,白袍軍下午又出發了。
照舊一幕在上演。
一看見城門大開,農民狂奔回營。迅速從輕騎兵的隊列中穿過,看來是早有安排和訓練的。
白袍軍這一次沒有疾馳而進,隻是逼近到兩百步遠就停了下來。看來,對方的將領還是看透了軍力安排的變化,所以沒有冒進。
突然間白袍軍開始分散為兩列,繞過重騎兵的陣營,撲向輕騎兵的兩側。這時,大纛旗處發出指令,兩側湧出數千名輕騎兵繼續與白袍軍肉搏。而其他輕騎兵繼續保持陣型。
雖然輕騎兵相比而言還是不行,但是這一次有所準備。每一個士兵都換成了狼牙棒,也是摟頭蓋臉的狂砸。狼牙棒與戰斧對擂,雖然水平還是差一點,但是也不至於一邊倒。還真的是難分難解,也拖住了白袍軍的速度。
賀六渾輕騎兵的防守力度差,但是動作輕盈,狼牙棒呼呼叫。對方的戰斧自然勢大力沉,一斧子下來非死即傷。雙方粘成一團,難解難分。
這時一聲號角,第二批輕騎兵開始移動,準備出擊。
重騎兵後三排開始緩慢轉向,調整。也準備出擊。
這就是賀六渾的部隊,算是訓練有素。能夠指揮若定,每個部分都能聽從指揮。換做其他部隊隻能是一窩蜂上, 怎麼可能有層次。而且更主要的是,沒有逃跑混亂的士兵,都是拚命前行。就算死傷大多數依舊是前行,這就是軍隊的真正戰力。
突然間傳來一陣哨音,白袍軍迅速撤出混戰。然後猛地向最後方挺進,想從最後方突擊大纛旗。
賀六渾正在大纛旗附近,地勢相對高點,所以一清二楚。微微一笑,令旗一揮。親衛隊整體轉後,開始提速。
對於自己的親衛隊,賀六渾是非常有信心的。無論是訓練還是裝備都是一流的。這口肉不相信對方能有這個水平搞的定!
花弧帶領的重騎兵也開始加速,繞弧形開始圍攏過來。
眼看著白袍軍馬上要和親衛衝撞到一起的時候,中郎城上突然間傳來一陣鑼聲。白袍軍居然能夠立馬整體轉向,開始迅速的撤離。原來都是虛晃一槍,早就有所準備。一旦不行,迅速離開,絕不拖泥帶水。
令旗繼續發出指令,不要追擊,回到原陣。
各路兵馬緩緩止步,開始回歸陣營。
白袍軍這時也停了下來,回望這一支莫名其妙的軍隊。看起來也是無可奈何。麵對這樣一支純粹有一定素養的,純粹防守型的隊伍,實在是咬不下口。這哪裏是一隻真正意義上要戰鬥的隊伍,這明明就是一隻老狐狸,而且是一隻龜縮起來的老狐狸。
賀六渾現在就是把自己的隊伍變成刺蝟,老虎你再厲害我都紮你一口,讓你無處下嘴。而且我就這死樣,你跑我不追。你來我龜縮。看你怎麼樣?
當然本來最好的辦法就是龜縮在軍營裏一動不動,但是自己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拖住這一個白袍軍,讓他們注意不要往黃河南岸。所以自己沒有辦法想出了一招,就是龜縮的前進。
白袍軍與賀六渾的隊伍相持了很久,最後還是緩緩的退回到了中郎城。
賀六渾令旗號召,農民工又開始蜂擁而出,拚命的開始挖戰壕。
中郎城這個時候沒有任何的動靜,看來是默認了。
就這樣,這些農民工紮紮實實地開始沿著中郎城外五裏地範圍,真的就挖出了一道長長的戰壕。這一個戰壕足足有兩米深,一丈多寬。嚴嚴實實的把這中郎城的三麵團團圍住,真的是做到了,沒有一絲縫隙。除了幾個大營的正出口還是可以連通之外,其他所有地方都斷了,跑不過來。
當然這個壕溝也是雙向的。自己這邊的軍隊也不可能順暢的往前進。這其實就是中國古代最常見的一種困城。這就是做好了長期抗戰的準備,雙方要打的就是消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