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賀六渾的灼見
賀六渾追問了一句:“那現在清河王元懌怎麼樣了?”
楊侃瞥了一眼說道:“已經下獄了,謀反的大事那是天大的事情。全家都被圈進,不得外出。”
賀六渾繼續問道:“那兵鬧一事又是如何處理?”
楊侃繼續回道:“按照皇上的意思,估計就是殺掉那幾個校尉吧!“
賀六渾趕緊再問:“就這樣了嗎?”
楊侃也有點不悅,說道:“那還能如何?平息民憤即可。”
賀六渾說道:“那張彝一家就沒有任何說法?那奏折呢?”
楊侃有點不太想回答了:“應該是吧。”就不再說話了。
長樂王元子攸看見賀六渾的樣子,知道是心急,於是說道:“孤現在明白了。賀縣男不要急,既然已經如此,我等就隻有靜觀其變了。”
賀六渾的內心一大堆的草泥馬飛過,他感覺自己真的是醉了。莫名其妙的被這些人綁架,就這樣的一群人還能謀大事,真的是天都看不過去。但是,自己還是盡點自己的努力吧。
賀六渾輕咳了一聲,站起來說道:“王爺,對在下有知遇之恩,故當湧泉相報。在下有一些思考,多有不當之處,還請王爺諒解。”
掉落一地的眼睛珠子,因為一般這樣的聚會,小字輩就是聽聽長見識的。而現在賀六渾居然站起來,如此鄭重其事的說話,就算這些智囊團的人也是納悶了。
長樂王也很驚訝,說道:“賀縣男且請坐下,爾等都是孤的心腹,切莫在此等聚會拘禮。“
賀六渾還是站著,平穩的說道:“在下建議王爺離京出鎮地方。”
侍中李彧說道:“賀六渾你是不是瘋了,這麼沒有輕重。現在這個關鍵時刻,各位王爺都在展露機會,你居然要王爺走?”
元禮和爾朱兆也趕緊來拉賀六渾。特別是元禮,還一個勁的替賀六渾說話,說賀六渾估計是這幾天累了。
楊侃藐視的看了一眼,不說話。隻有元匡好像理解點什麼,摸了摸山羊胡子。
賀六渾淡然一笑說道:“謝謝各位兄弟抬愛,我是一心為王爺思慮。隻要王爺想聽,我就必當全心全意。“
長樂王風度還是可以的,就算聽到極為不舒服的話也沒有生氣。笑嗬嗬的說道:“賀縣男不要顧慮,盡管說來。”
賀六渾點點頭:“謝王爺海涵。這幾日在下多次打聽,多番思量,覺得王爺此刻爭位勝算不大。”這又是一次重擊,但是大家都習慣了沒有說話。李彧張張嘴,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且不說當今皇上正直春秋鼎盛,現在還在納妃,估摸著近些年都不太可能選定後人。那現在的爭鬥都是毫無意義了,也就是說要為十年期限來謀劃,而不是急於一時。如果是十年的時間,那麼現在我們最缺什麼呢? 我想,王爺最缺的是兩件東西:一是真正的名望,治理地方得到的幹練。二是軍隊的關係。此次兵鬧,我們都知道沒有軍隊那是什麼事情都做不成。而且聽楊尚書的說法,皇上也不會嚴懲,隻是處理幾個為首的。這麼大的事情居然如此處置,皇威何在,天理何在,規矩何在?從另外要給反麵,說明如果有軍權在手,誰都會忌憚三分。
如果王爺出鎮地方,能否去到軍鎮重要的地方,那就順理成章可以與軍隊要好,三年五年,必然是處置得當了。 現在幾派紛爭,對於王爺恰是好事。而且此時出鎮地方,完全可以避開這些紛爭。現在來看,三方已經是生死之爭,必當是你死我活的。一旦處置不當,可能深受其害。
不當之言,且請王爺見諒。“
賀六渾說完了,坐下喝了口水。就見元禮,嘴巴都沒有合攏,傻傻的看著自己。爾朱兆拍了拍自己肩膀,挑了個大拇指。
長樂王還在消化賀六渾的觀點,場上一片靜默。過了一會,元匡說話了,還小鼓掌了一下:“不錯不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賀縣男一番話,讓老夫茅塞頓開。隻是有一些困惑還望賀縣男指教。”
賀六渾趕緊施禮,言稱不敢。
元匡問道:“遠離京城,自當信息閉塞,且王爺在京城的影響力下降,這有當是如何?”
賀六渾解釋道:“就目前而言,王爺的清譽已然是最好,人言之必稱之為賢王。如果再有治理地方的聲譽,那自當是最佳的聲譽了。至於影響力,隻要有楊尚書和元中尉在,還不是一樣嗎?”
元匡哈哈一笑,不問了。
楊侃居然沒有說話,正在思索。
還是長樂王最後說了句:“今日就散了吧,還請楊尚書與元中尉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