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元匡急了(1 / 2)

賀六渾現在最缺的就是一個見識水準高的幕僚,很多事情可以商量一下,提個建議。就像現在這件事情,侯景隻是知道了告訴了,他的責任盡到了。接下去自己如何應對,該采取什麼措施,隻有自己去想辦法。每一次都是自己神機妙算,也是非常頭疼的事情。可是人才難得啊,就算自己混了個相當於廳級幹部,還掛了個爵位。可是在這個以高門豪族為貴的世道,自己到外麵去混,真正看得起自己的人基本沒有。

不是以能力為先,而是家族地位為先。這就是現實,殘酷的現實。

先不管這些了,今天收拾一下,可以回家了。現在的賀六渾已經是有家室的人了,婁昭君已經娶回家,而且落戶已經不是在懷朔。而是在武川!一想到娶妻的過程,賀六渾還是有點後怕。程序之繁瑣,步驟之複雜讓人望而生畏。

儒家《禮記》記載這一過程可以分為六部,即“六禮”。

其一為“納采”,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得到允許後送上禮物--雁(雁為隨陽之鳥,是為了象征妻從夫這一原則)。

其二為“問名”,媒人問女方姓氏,這是為了了解對方是否與自己同姓,因為古人通過觀察得知“男女同姓,其生不藩”。

其三為“納吉”,男方得知女子姓氏後占卜如果得到吉兆就回報女家。

其四為“納徵”,即訂婚,納徵要送帛,鹿皮等禮物給女方。

其五為“請期”,男方擇定迎親的日期。

最後為“親迎”,即男方在指定日期親自到女方家迎娶。

文帝遷都之後,必須漢化,各種習俗都要跟上,特別是侯爵國公這樣的大家族。因為有了中尉大人元匡的麵子,前麵幾個環節都是非常順利。這個隻見兩麵的老好人,居然為自己的婚禮前前後後跑了幾趟,而且結婚時還特意來到平城主婚,真的是給足了麵子啊。

麻煩的是納徵,也就是後世說的彩禮。這是賀六渾最麻頭的事情,因為自己除了已經花的差不多的五萬貫,真的是沒有什麼東西了。憑什麼去給彩禮啊。

先秦的彩禮是很簡單的,士大夫僅僅隻用不過五兩彩絲加上一對鹿皮。但到了後世,彩禮的內涵就要實際多了,還包括飾物、綢緞、牲畜或現金等物。聘禮開始成了地位拚比的物事,難有定數。漢代聘皇後以銅二萬斤或銅錢二萬萬,簡直是天文數字。大魏起初也下詔對納徵定限:三品以上納幣不得超過絹300匹;四品、五品200匹;七品100匹;八品以下不超過50匹。可是現在奢靡成風,要是沒有一點東西拿得出手,賀六渾丟麵子沒有關係,那個真定候丟麵子就是大事了。

婁昭君當然是傾盡全力,女生外相啊!加之主管家裏的業務,所以私下給了賀六渾的各種貨物,湊滿六十四抬。壓軸的禮物找不出來的時候,居然還是高嶽聰明,把打馬賊時期的箱子找出來。沒有想到的是,那些字畫居然起了大作用!

當時,拿出來給元匡大人掌眼的時候,大人手在抖,居然差點摔了茶杯。一邊顫抖的嘴巴在罵:”你個小子,暴殄天物啊,罪過罪過。“因為他看見一堆玉器壓在字畫上,字畫自然有點變形褶皺。

元匡大人的穩重和老奸巨猾是賀六渾非常仰慕的,現在看來這種光輝形象已經在一個破箱子麵前崩塌了。

他輕輕的把玉器拿開,一個個擺好,就像許久未見的親人一樣。再把字畫一張張捧起,就像對待小情人一樣。邊拿嘴巴還在罵。

“這些玉器都是漢玉,不可多得啊。啊!你居然把鍾繇的字壓箱底。天啊,你居然把王羲之的字搞破了,罪孽啊罪孽啊。”

賀六渾乖巧的走上去,想要幫忙。結果被踹了幾腳,滾到一邊。邊上的高嶽和盧長貴笑的合不攏嘴。結果被賀六渾報複式的踹了多一倍,滾的更遠。

等到元匡大人安靜下來,賀六渾的廂房正廳已經沒有站人的位置,更別說坐了。滿地都是錯落有致的玉器,每個桌子和凳子上都是字畫。

元匡點著一塊玉說:“小子啊,這是六器之一的穀紋璧。你看這個外緣有透雕雙龍卷雲紋附飾,紋樣優美生動,難得的的珍品啊!這個小玉飾,雕琢的還不錯,圖案是大鴿喂小鴿,有點野趣。

哎呀,這個透雕龍鳳紋玉環,是新疆和闐白玉雕琢的。潔白無瑕,溫潤瑩秀,這個正麵是圓孔中鏤空透雕一條騰空駕霧的遊龍,小子來看看,是不是?

這個龍頭刻的真有韻味,這個鳳首太精致了!“一個人喃喃自語。

賀六渾仔細看看,普普通通啊。龍首呈虎頭形,龍張口,下顎及頦部呈斧形,雙耳上聳,挺胸,四肢或伸或蹬,龍頭頂琢出一回卷長發,尾部琢扭絲紋上翹回卷。佩上端為尖狀凸起,佩兩側透雕出變體鳳鳥紋,並不完全對稱,略有差異。還是欣賞不出特別的美,隻覺得古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