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第二次握手(1 / 2)

戰況依然膠著,元淵依舊煎熬。

這個都督的確非常威風,整個西北的軍隊都是自己管轄,說一不二。這個都督也確實痛苦,前兩任已經罷官丟職,眼看著自己也差不多了。當時,自己上奏:今六鎮俱叛,二部高車,亦同惡黨。以疲兵討之,不必製敵。請簡選兵,或留守恒州要處,更為後圖。朝廷是認可的,沒有逼迫自己。

現在朝廷的態度越來越激烈,不停的內部消息傳來,說自己昏庸無能,至今尚無寸功。還有人翻出自己原來的黑賬,說自己為恒州刺史,在州多所受納,政以賄成,私家有馬千匹者必取百匹,以此為恒。肯定是那個城陽王元徽,不就是搞了你老婆嗎?還死纏爛打了。

現在屬下看自己的眼神都是不對勁的,沒有人喜歡一個昏庸的頭領。因為這樣的人,在戰場上就是致命的黑洞。這樣下去,兵變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想到這裏,元淵就有點寒心。自己不是不聰明的人,也絕對不是無能。怎麼就沒有一個辦法呢?

賀六渾求見的時候,正是元淵最糾結的時候,也是最希望有辦法的時候。所以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在於自己的實力,時機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再次走進大帳,賀六渾信心滿滿。雖然大帳現在隻有兩個人在,而且氣氛也很壓抑。

“不知道賀軍主求見,有何要事?”元淵口氣不太好,壓力使然。

“卑職前來獻計,願與都督分憂。”說的很有水平,這就是賀六渾。

“哦,這麼久,那麼多人都獻計,卻無可以真正用之。”元淵被打擊夠嗆了,所以也沒有太大的信心。”你且說來聽聽,真有用本都督定然給予大功。“

“都督,六鎮皆反,都是因為地位低下,應該盡快提出改鎮設州。“賀六渾先拋出一個說法。邊塞六鎮仍然保持著鮮卑化傾向。鎮民被稱為“府戶”﹐屬於軍府﹐世襲為兵﹐不準遷移。 大魏後期﹐北鎮民中貧富差別加劇。 被統治的廣大鎮民遭受主將﹑參僚和豪強的欺淩奴役﹐土地被剝奪﹐承擔著繁重的官﹑私力役﹐還被洛陽政府視為“北人”,受到歧視。而主將、參僚和豪強又不如中原的人提拔快,怨氣也重。所以,賀六渾提出來,提出了改鎮設州的設想,鎮民變平民,取消一切不平等待遇,重新給大家升官的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減輕鎮民們的對抗情緒。

”哦,就這個啊。“元淵搖搖頭,歎了口氣。

“都督已經命我寫了奏折,早就上奏。可是朝廷置之不理。此計不錯,可是救不了近火。”說話的自然是王先生,口氣還不錯。他也是非常無奈,顯然高居廟堂的大魏高層管理者們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卑職還有一計,聯合蠕蠕人,兩麵夾擊,定能大敗叛賊。”賀六渾這才說出自己的真正想法。

“蠕蠕人?”元淵一下受到衝擊,先是遲疑,再是思索,然後麵部開始緩和,繼而有點心動。再接著又是猶豫,最後開始有了微笑。這就是一個影帝級別的高官啊。賀六渾看到這一幕,禁不住感歎。

王先生也是經曆了這樣的一個過程,不過顯然思維的更快, 也沒有忌憚。趕緊上前一步,看著地圖說道:“都督,這個計策可行啊!可行!”

元淵也開始緩過來了,說道:“賀六渾,你慢慢說來。”這種思路一旦打開,就不是糾結於一城一池的格局,而是一場大戰了。

“六鎮反叛,其實蠕蠕人並沒有與叛賊聯軍。他們就算有一些勾連,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這就是我們前去談判的基礎。現在除了白道,我們沒有第二條路進軍邊城。但是如果和蠕蠕人聯合,那這個大草原都是我們的陣地,那就完全可以發揮我們的優勢,軍隊多,裝備好。”賀六渾解釋道。

“蠕蠕人,怎麼會答應呢?”元淵急切的問道。

“利益。要名給名,要利給利。阿那環是個聰明人,肯定會有所選擇。而且現在破六韓拔陵的叛軍成分複雜,完全可以分而化之。“賀六渾言簡意賅。

“年少有為啊!賀軍主。“王先生不禁讚歎道。

”都督,與蠕蠕人合作,不過就是損失一些財物,那個虛名也不在話下。而格局完全改變,大勝可期啊。“王先生在一邊開始攛掇了,他自己這幾天也被元淵逼的死。作為幕僚,就是要有計策。現在有了這個,自己會更加細化一些,大功告成啊。

元淵也下定決心,必須要勝。自己在朝堂的力量,是拿出來用用了。

“這個計謀不錯,可是執行的人也是關鍵。派誰去呢?”元淵還是有點為難。

“都督,在下不才,願意前往蠕蠕人一行。在下久在邊塞,熟悉各種風俗,也知道蠕蠕人的特點,我去應該最好。”賀六渾主動請纓。功名但在馬上取,富貴何需曲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