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三大紀律(1 / 2)

宇文泰策馬奔馳在滄州平原上,身後是虎狼之師數千騎兵,護衛隊就有幾十人。一麵大旗“武威郡王”高懸。所有路上見到的士兵,百姓都是遠遠躲避,說不出來的威風!

北方十月烈烈的風吹過臉頰,有點疼了。 其實心裏非常的痛苦,因為他覺得這完全不是他想要的。說實話,葛榮對他真的不錯。雖然說不上是言聽計從,但的的確確是,在軍事謀略上都聽了他的建議。特別是在針對廣陽王的戰爭當中,采納了水攻的辦法,把大魏中軍淹沒在白牛羅,輕騎突襲混亂後的章武王元融,當場斬殺!就這一戰,確定了自己的名聲遠揚。

接下來的一件事情,又讓自己美名遠揚。圍攻信都艱苦圍城戰,從春天到冬天始終不撤軍。但是大魏冀州刺史元孚激勵將士,晝夜拒守。十一月己醜日,由於魏軍糧儲已盡,而且外無救援,於是葛榮攻陷信都,抓住元孚,把城中居民全部趕出去,凍死者占十之六七。當時元孚的哥哥元祐擔任防城都督,也被葛榮抓獲。葛榮把將士們全部召集起來,議定元孚兄弟二人的生死去留。元孚兄弟各自引咎,爭著去死,都督潘紹等幾百人都叩頭請求願意去死以便救活元孚。自己忍不住說:“這些人都是魏朝的忠臣義士啊。王爺如果放了他們,冀北大地重豪傑重名聲,以後不會有人這樣死守。”葛榮耳朵根子比較軟,一開心於是將元孚兄弟和被押的五百人全都赦免。這件事情出來之後,整個軍隊裏麵的人都更靠近了自己三分,因為大家都覺得這樣的人重情重義。但是宇文泰驀然感覺到了一些壓力,因為在這件事情之後,就在自己軍隊裏麵派個人,葛榮自己的兒子葛大會過來做大將,美其名曰學習。

第三件事情之後,葛榮徹底的開始把自己給孤立起來了。這是因為在攻打廣陽王元琛的過程當中,葛榮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但是自己出兵之後,巧妙的利用了廣陽王和定州刺史楊津的矛盾,搞得他們窩裏反。楊津擔心廣陽王謀反,居然派手下去廣陽王處問詢,搞得軍心大亂。廣陽王被迫孤身出發要回京申冤,結果被宇文泰派兵活捉。正是因為這一次大勝,自己的名聲已經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當然也就成就了葛榮稱帝的願望。

所以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自己被冷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封了自己一個異姓郡王,而且是叫武威郡王。但是把自己孤軍派來攻打滄州,離開主力。攻打一座城市,居然隻帶來了1萬人,但是幸好這些人都是自己的鐵杆兄弟。其中還有在河北接納的一些降軍,比如說身邊這個高敖曹。

說起來高敖曹這個人也是一個奇葩。本來是河北景縣人。高敖曹年幼時便氣概豪邁,長大後更是豪爽灑脫、膽力過人。其父高翼求得嚴師,令其對高敖曹嚴加捶撻。高敖曹卻不遵師訓,到處惹是生非,常道:“男兒當橫行天下,自取富貴,誰能端坐讀書當一個老博士。”

此後,高敖曹隨兄長高乾四處劫掠,並傾盡家產,召聚劍客。鄉間百姓對他們非常敬畏,不敢有所違背。高翼常對人道:“這個孩子如果不使我滅族,必能光宗耀祖,不會僅僅做一個州中豪傑。”

後來哥哥高乾本來想去洛陽謀職,結果爾朱榮大殺群臣,於是兄弟兩個就投靠了葛榮。高敖曹被宇文泰搜羅賬下,哥哥高乾去了葛榮麾下。

“王爺,我給你提個建議吧,你這樣子不行,總是不笑,大家看了都不舒服。”高敖曹就是這樣一個性格,心直口快。也就他一個人敢跟,宇文泰說這樣的話,其他人都很怕宇文泰,一方麵是因為他的臉黑,不然怎麼會叫他黑他,另外一方麵就是因為他沉默不太說話。

“你啊!”宇文泰聽到這個話,微微的咧的咧嘴,也沒多說。

“王爺,你是不是發愁拿不下滄州不好回去複命?其實這個地方不用太多擔心,雖然我們以騎兵為主,人數也不多,但是在滄州我還是有很多兄弟的。不行的話,我就自己先入滄州,找到他們,然後我奪一個城門下來,滄州不就拿下來了嗎?”高敖曹就是大大咧咧,不過說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那好吧,攻打滄州就交給你了,給你3000人夠不夠?那我就在後麵等著看。”宇文泰也忍不住開起了玩笑。

“好吧,那就這樣說定了。”高敖曹哈哈大笑。

過了一會兒,又說道:“王爺,你是不是心裏不太痛快?”高敖曹內心裏麵其實非常的敬佩宇文泰,不僅僅是因為武功,讓他比自己還要更強一點,更重要的是,宇文泰的謀略非常的驚人,而且為人非常謙和,不管是對誰都是麵帶微笑。這些東西都是自己非常需要的東西,所以他非常的希望和宇文泰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