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匡急了,上前一步說道:“皇上,北海王不可小視。且不說他個人勇武與否,隻是他現在有南朝依托,又清楚我朝的防禦措施,真的打回來,非常危險啊。”
孝莊帝搖搖頭說道:“太尉,南朝有多少兵馬可以過來?現在我們因為長江天險打不過去,但是他們又怎麼可能打得過來?就算給他們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動。我現在最焦慮的地方就是河南,這是我們的立身之本。這裏的世家大族豪門都是擁護我們皇族的。所以我現在必須要讓元天穆率兵去平叛,把那塊地方盡快的穩定下來。如果我以後想有一個翻身的唯一本錢,那就是在河南這塊區域了。太尉,你明白我讓你去的苦心嗎?”
元匡默然無語。
“太尉,再忍忍,如何?”剛才元匡勸孝莊帝的話,還回來了。
爾朱榮和孝莊帝之間的蜜月期已經過去,現在兩個人的爭鬥越來越頻繁。小兄弟,現在能有什麼河爾朱榮抗衡的唯一,有的就是自己的聲望,還有就是大魏朝遺留下來的影響。但是這些東西在和平年代或許還有點用,在這種戰亂年間,隻有兵馬才是最能夠說話的武器。
現在真正的武力都掌握在爾朱榮的手裏。就連這次去河南平叛,也必須是通過爾朱榮才能夠調動元天穆的部隊。皇帝要我夾在這樣的隊伍當中,不就是想去在當中影響一些人。可是哪裏有這麼容易啊,要知道這些軍隊都是別人的私兵。可是看著皇帝那種應屆的希望,真的是心疼,默然。
元徽 這個時候又開始激動起來,手舞足蹈的說道:“皇上聖明。我們現在擁有的就是大義,就是正道。爾朱榮算什麼呢?如果不是這次勤王有功,他也就是邊上一個小小的軍閥。現在貿然間陡登高位,他自己扛得住嗎?”
元匡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說的就是爾朱榮沒有留在洛陽,而是回了晉陽。人家不願意待在這裏,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不喜歡。這個朝廷上的什麼事情他不知道?這個朝廷上的什麼決策他不參與?就像元徽,看起來總統內外實際上麵的哪一件事情能夠真正意義上做得了主?一群人在這裏自欺欺人罷了。
三個人正談的熱火朝天的時候,門外有珠環玉佩之聲叮叮咚咚。然後就聽見外麵有一個女子的聲音。柔柔的說道:“皇上,臣妾可以進來嗎?”
孝莊帝一聽立馬表情開始很豐富,趕緊回答道:“皇後請進,請進。”從座位上走下來,主動到門口去迎接。
孝莊帝和李皇後的感情非常好。好的蜜糖一樣,真是相濡以沫。
皇後乃李瓊之女。
李瓊大大有名,屬於典型的知識分子。任北魏中書令,從小受儒家傳統教育,成年後以儀表清秀,擅長經史而聞名。他在朝中初任著作佐郎,與司徒左長史、史學家崔鴻同修《起居注》。 轉任司徒左長史,黃門郎,負責監典修儀注。在朝中名望很高,與中書令袁翻,尚書王誦共同執領黃門郎,被時人譽稱“三哲”
書香門第出來的女兒自然是知書達理,而且溫柔賢淑。無論孝莊帝多麼困難,都不離不棄。而且現在已經有一女,夫妻之間琴瑟和鳴,這也是孝莊帝能夠堅持到現在的原因之一。
李皇後進來之後,元徽和元匡趕緊施禮。
李皇後笑道:“聽聞二位大人多日為國事操勞,鞠躬盡瘁。特意我做了冰雪燕窩蓮子湯來,表示心意。請二位大人多多擔待。”多賢惠啊,其實李皇後是聽說孝莊帝在砸東西。擔心出事,過來看看。然後聽說了兩位大人在,就搞了點點心來慰問夫君的重要手下。一舉三得,而且顯得自然得體。
元徽元匡一聽,熱淚盈眶:“謝皇後謝皇後,臣等自當肝腦塗地,為國效死力。”
一碗蓮子湯,收買兩忠臣。
孝莊帝看到這個情形,心裏一下子舒坦起來。再大的困難自己也能挺過去,有這麼好的皇後,有這麼忠心的大臣,擔心什麼呢。侍女把蓮子湯端上來,皇上,大臣都張口開吃,邊吃邊聊,非常協調,完美。 整個顯陽殿一派祥和氣氛,笑聲傳出去很遠。
笑聲還未聽落下來,門外太監稟報:“皇上,中書令爾朱菩提求見。”
顯陽殿立馬突然間安寂下來。
大殿的人都像時間停止一樣,保持剛剛的動作一動不動。皇上的笑容僵在那裏,左手裏的調羹擱在右手端著的小碗 裏,隻有眉頭在一動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