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壺關羊湯(1 / 2)

從林慮縣到上黨必須經過的重要關口,就是壺關。

壺關是上黨郡的東大門,因地形而得名。據《水經注》:“漳水又東北逕壺關縣故城西,又屈逕其城北。故黎國也,有黎亭。縣有壺口關,故曰壺關矣。”

大軍行進在崎嶇坎坷的山路上,士兵們疲憊不堪。

司馬子如和賀六渾站在一起,望著前麵的看不到邊際的山路說道:“前麵那個地方就叫羊腸阪。”

賀六渾有點奇怪說道:“這個羊腸阪好像聽說過好幾次。”

司馬子如點點頭說道:“太行山被稱作羊腸阪的地方有多處,有名的有晉城天井關羊腸阪、平順羊腸阪和壺關羊腸阪。”

“你還真的就是活地圖啊。這個地方看起來太險峻了,說實話士兵們不要說來戰鬥了,就是爬上這座山都夠嗆。如果要是在這個地方打仗,那也真是太苦逼了。”賀六渾自己走的也氣喘籲籲。

壺關羊腸阪距壺關縣城有一百裏,地處太行山大峽穀深處,是五指峽至龍泉峽的一條棧道。東起盤底,西至東柏坡,全長約20華裏。沿線盤旋彎曲,宛若羊腸,故而得名。羊腸阪古道,曆來以奇險聞名。原道或嶺、或崖、或塹,其線路曲折蜿蜒,寬處可過馬車,窄處隻能單人行走,崖間必抓藤攀岩,河穀須挽臂共渡。

一般人都認為關卡就是在平地上做了一座城,擋住了一些重要的位置,卻沒有想到在山西的很多關卡它都是建立在山上。軍隊首先要沿著曲曲折折的山路爬了很久,然後再遇見一座關卡。可想而知這樣的攻堅戰有多麼難打。

“侯爺,你現在站的地方好像就是原來曹操站過的地方,他好像寫了一首詩,也就是你現在這個心情。”說話的是斛盛光。現在也慢慢的融入了這個集體,而且現在也越來越喜歡這種氛圍。

“斛盛光,你居然認識字啊,真的是了不起,還知道寫詩啊。”說話的是薛延凱。對他而言,走這樣的山路是最舒服的地方,也是最體現他能耐的地方,所以他一路上興高采烈,總要得瑟。但是他內心裏麵還是非常佩服能夠寫詩作畫的人,因為他自己大字不識一個,一向非常的自卑,因為他發現賀六渾部隊裏麵隨便什麼人好像都會寫自己的名字。

斛盛光嘿嘿嘿的笑了幾聲。

“斛盛光,你說說看那首詩叫什麼?”賀六渾主動問道。

“叫《苦寒行》,我應該都記得。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阪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穀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歎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令我哀。”斛盛光居然背出來了。

這一首詩念罷,就算是不通文墨的薛延凱都能夠感受出來當時的那種在冰天雪地的太行山裏行軍艱難和沿途所見的淒涼景象,以及遠征戰士的思鄉之苦。

山路崎嶇不平,曲似羊腸,沿途蕭條冷落的樹木、怒吼急刮的北風、不怕人的猛獸、絕少人跡的溪穀、隨風翻滾的大雪,加之軍旅饑寒交迫,行軍危艱險阻,心情憂愁鬱悶,盼望早日得勝東歸返回鄴城去。

賀六渾看著大家感覺都比較疲憊,而且興致都不是特別高。順口就問了一句:“斛盛光,我們很快就要過了壺關去上黨啦,那邊有什麼好吃的嗎?”

“黑圪條,糊肘子,葷湯素餃,白豬頭肉,壺關羊湯。如果這五個沒吃過,那就等於沒有來過上黨。哎呀,我是特別喜歡那個糊肘子。以豬肘子為主材燉製。紅黃光亮,肘皮上的菱形刀紋清晰可見,用筷子一挑就可分離。白肉肥潤粘綿,入口就化,瘦肉軟爛酥香,入口不柴,味道醇香,賽似熊掌。”斛盛光說著說著嘴巴的口水就出來了。

“壺關羊湯?怎麼會有地名的吃法?“賀六渾奇怪了。

“諾,據說那個五指峽北口的懸崖絕壁之上,有石塊壘築的軍事堡壘叫“曹公壘”。而壺關羊湯,就是當年曹軍在冰雪遍地的大峽穀裏捕捉山羊,用峽穀的泉水燉食羊肉及內髒充饑禦寒,使士氣大振,進而攻克壺關後而揚名。 是因。這些遺址、地名及曹操上太行山的故事,千百年來在當地一直流傳至今。”斛盛光解釋道。

“那就是說,這裏有野山羊了?”賀六渾突發奇想。

薛延凱笑道:“侯爺,您沒有在這樣的大山待過,這裏麵很多野獸。特別是一些麂子,肉特別嫩。說起來都流口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