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後近半月的日子裏,南天淩幾乎沒有踏出過府門一步。這半月來,他幾乎一直都呆在書房裏研究史書,和閱覽天玄大陸以及天淩國的曆史,他想要找回自己遺忘的東西。
可在今日,卻有皇宮侍衛前來通報,陛下命所有在天淩國的文武大臣必須參加明日的早朝。與此同時,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沉寂了不過一月的天淩國或許有大事要發生了。
翌日清晨,碩大的金鑾殿此刻顯得有些擁擠,金座之上,柳乾身穿龍袍,頭戴冕旒,挺身而坐。讓群臣詫異的是柳乾那原本威嚴的臉上此刻卻有些蒼白。
金座之下,玄清、玄空和玄陽三人坐在右側。以他們在天淩的地位絕對有資格坐在那裏。而再下麵才是文武百官,左武右文,分立兩側。
左側,南天雪和南天淩在前,他們身為帝國將軍,地位自然不低。右側,居首的自然是楚荊王楚江陵,在他的身旁,還有一位老人,身材偏瘦卻舉止儒雅,一身書香氣息。
慕容千裏,在天淩國可謂家喻戶曉,有口皆碑。執掌書閣和學府,人稱聖師,學識淵博,文理通達,桃李遍布天下。在場的很多官員,不論在何時何地遇到他,都要恭敬的稱一聲老師。
柳乾看了一眼滿朝的文武,卻並未說話。右手緩緩拿起一本奏章遞給身邊的侍者。侍者恭敬的雙手接過,打開奏章,大聲的念了出來:
“臣遙拜吾皇,昨日,風源起兵六十萬眾,分三路向天淩邊境來犯,不過半日便已破夢海、上嶼、烏埕三關。現正以合圍之勢向我夜明城而來。夜明屯軍二十萬,臣估可擋十日,如若夜明城破,則我天淩危矣。望陛下三思決策,早日持援。臣南天旋拜上。”
聲音落下,滿朝大臣臉色都是一沉,議論紛紛,難道風源帝國終於沉不住氣,要進行決戰了嗎?
柳乾自然將眾人的眼色看在眼裏,微微咳嗽一聲,問道:“不知諸位對此事有何看法。”
柳乾的話音剛落,整個大殿再次安靜了下來,沒有人回答,各有所思。
不多時,左側之中,一個身材魁梧,身穿鎧甲的將士便站了出來,恭敬道:“稟陛下,南天旋將軍所言極是,如若風源帝國攻占了夜明城,那便相當於在我天淩邊境站穩了腳跟,進可直接發兵我天淩皇城,退可迅速撤回風源。這對我天淩可謂百害而無一利。顧臣以為対夜明城的持援刻不容緩。”
那將士雖然看著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卻將此事分析得頭頭是道。使得一眾大臣附和稱是。
此刻,南天雪也站了出來,朗聲道:“陛下,末將願領軍前往夜明城。”
柳乾對著他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又把目光定格在了南天淩身上,見其一直低著頭,似乎在思考著什麼,便問道:“不知南天淩將軍對此有何看法?”
柳乾的話使得一眾大臣都將目光集中在了南天淩身上,對於這位將軍,所有人都感到敬畏。對於他的死而複生,更是感到疑惑和震驚。
聽到柳乾問自己,南天淩一愣,隨即站了出來,回道:“陛下,臣倒覺得此事疑點頗多。”
“哦?”柳乾與一眾大臣都是一愣。“有何可疑之處?”
南天淩站了出來,回答道:“第一,風源與天淩兩大帝國已開戰近三年,曆經數次大小戰役,死傷無數,早已是哀鴻遍野,民不聊生。他風源帝國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召集如此多的兵馬?我看風源帝國此舉應為虛張聲勢。”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眾人才反應過來,天淩國曆經三年戰爭,所剩將士也不過五十萬,而風源帝國在這三年裏的損失比天淩國還大,他們又怎麼可能如此輕易便拿出六十萬大軍呢?
一眾大臣還未回過神來,便聽見南天淩繼續道:“其二,他們既然敢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戰爭,難道就不怕三百年前的戰事重演嗎?所以我意,風源帝國即使破了夜明城,也不敢來犯我天淩皇城。否則那代價,他風源帝國可付不起。”
近日來,南天淩把天玄五大帝國的曆史,特別是近數年來發生的事都看了一遍,所以才會發現可疑之出,分析起來自然頭頭是道。
南天淩所言可謂一語驚醒夢中人。三百年前,如若不是那道身影突然降臨,也許天淩早已被滅國。即便如此,四大帝國還是遭受了空前的重創,難道這些風源帝國都忘了?
柳乾讚賞的看了一眼南天淩,可隨即又苦笑一聲,看向了坐在右下方的玄清三人。玄清三人也是苦笑不已,這小子確實聰明,可此刻卻是用錯了地方。
無奈之下,還是玄空站了起來,說道:“南天淩將軍所言確實有理,可我等對於南天旋將軍的話卻也從未懷疑。今天,我可以告訴各位,萬年前,我先祖玄冥留下那道神念並不是為了庇護天淩國,而是為了另一件更為重要的事。而三百年前那一次出手已經消耗了那道神念的一部分力量。所以,從此以後,即使天淩遭遇滅國,他都不會再出手相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