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息化托起智慧“教育夢”(1 / 1)

信息化托起智慧“教育夢”

行業應用

作者:李旭陽

6月13日,2014智慧校園管理與建設暨高校信息化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南京東南大學舉行。本次大會以“創新成就未來、智慧互聯校園”為主題,與會嘉賓們探討和分享了大學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大學ICT架構、如何構建智慧校園等話題。

“教育模式在改變,工具在變,教育思想在變”,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誌民以三個“變化”概括了當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東南大學副校長沈炯教授在大會演講中表示:“東南大學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就逐步將校園信息化改造作為學校的重要工作內容,致力於實現校園信息資源的數字化、校園數字信息的標準化、校園應用係統的統一化、校園信息應用的全麵化、校園信息資源的豐富化、校園支撐平台的集中化工作,並取得了較大的成果。”

如同沈炯教授所言,漫步在東南大學校園之中,老師和學生隨時可以無線連接到校園網絡。同時包括離校、招生等在內各項教學、教務工作都已經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如今,考取東南大學的新生們已經無需背著大包小包,走遍學校各個部門完成注冊繳費等事項,包括身份認證、圖書館信息登錄,甚至分宿舍等新生報到必須的內容,都可以通過信息係統完成。

“信息化的到來使得我們的管理流程更加符合學校各方麵的要求,而且信息也公平公開了。”東南大學網絡與信息中心主任金誌軍表示。

作為東南大學85屆的校友,華為企業BG中國區總裁馬悅深切感受到了IT為教育帶來的變化。讓他感受最深的,不僅是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信息化應用的普及,同時,“學科專業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現在,東南大學不僅是馬悅以及很多華為人的母校,也成為了華為的用戶。東南大學在校園網骨幹層采用了華為的CE12800數據中心核心交換機以及S12700敏捷交換機。金誌軍透露說,整個東南大學校園網絡數據中心和校園網核心的部分,實際上都是華為的設備。同時,在網絡、統一通訊協作、IT和無線領域,雙方也在保持著溝通與合作。

東南大學的官方網站上至今還可以找到一篇2008年學生代表參觀南京華為研究所的文章。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懷著夢想,走進華為》。而如今,即使是身處在學校內,我們也可以感受到智慧校園的夢想與實踐。華為在本次大會上以業務為主線,重點展示了互動共享、麵向未來的IT基礎架構和平安校園三部分智慧校園解決方案的內容。華為企業業務中國區Marketing與解決方案營銷部部長胡忠華表示,除了企業級解決方案外,華為還依托多產品線的優勢,將終端和自研芯片引入到了雲課堂方案中。

“再窮不能窮教育”,作為百年大計,教育關係著國運的興衰,體現著社會的文明程度。“我認為,教育夢是中國夢的先決條件和基礎,信息化能夠幫助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打造一個高效靈活平等的教育平台。”馬悅在會上動情地說道,“信息化建設對於教育現代化的影響體現在教育模式的變革、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變革,教學途徑的變革和精準教育管理的變革,以及全社會共同參與這幾個方麵。”馬悅表示,華為正在為中國教育現代化提供技術方麵的支撐,助力實現中國教育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