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公司Goal Control為杜絕誤判,避免門線冤案悲劇發生,將其GoalControl-4D係統與部署於場館頂部的14個高速攝像頭(一個球門布置7個)相協作,部署於所有的12個比賽場館。攝像頭所連接的強大的圖像處理計算機係統能夠追蹤球場上所有物體的運動,過濾掉球員、裁判和所有幹擾物體的運動。剩下的物體就是足球,該係統能夠知道球的三維坐標,能夠精確到幾毫米。當球越過球門線時,該係統就會向裁判佩戴的智能手表發出震動的光信號。進球的全過程以及近乎形成進球的過程都會隨時進行存儲和回放。
說到這裏,可以看出這些穿戴式設備在這場盛會中絕非花拳繡腿。要說大數據轉化的體驗變化,似乎沒人比運動員本身更有說服力。北京現代足球隊的商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舉了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在數據不健全的時候,之前運動員左膝關節受傷,就隻會圍繞他的左膝找問題。但在大數據支持的可穿戴設備在運動隊中逐漸普及後,麵對相同的問題,球隊已經認識到可能是右臀或小腿的肌肉力量不夠。大數據分析可以把運動員全身的肌肉數據做統籌,了解真正的不足在哪裏,又應該具體加強哪些方麵的訓練。
對於教練來說,大數據的作用甚至能決定一個球隊的訓練方針乃至比賽時戰術的製定。商毅透露,“由於單靠肉眼難以統計球員的跑動距離,曾經球隊都是靠統計誰鏟球多,來決定誰是某場比賽表現最好的球員。”
這些情況正在被大數據改變,因為這場經典的賽事常年累計的數據資源足以見證整個體育行業的變革。隨著數據越多種類越豐富,分析的結果也將越來越準確。
多屏的世界杯
數據監測公司AdMaster發布的報告顯示,在2014年世界杯收看直播的終端選擇上,71%的球迷表示PC是他們的首選,其次是電視。還有超過3成的球迷表示會通過手機看世界杯。總之,球迷通過多屏、多媒體渠道獲取世界杯資訊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視頻網站、手機新聞客戶端、體育類網站、論壇等都將與電視爭奪注意力。
例如,網易與巴西國家足球隊和西班牙國家足球隊達成合作,兩支國家隊官網落戶網易。優酷推出了包括網絡短劇、賽事播報、脫口秀以及親臨巴西,介紹當地的人文地理等的多檔PGC內容,同時還將發起多個拍客活動。樂視體育為網友準備了7×24小時全時段8檔豪華自製節目,其中包括由足球“名嘴”黃健翔主持的《黃·段子》、樂視體育當家評論員董路主持的《32夜》、資深足球專家顏強開設的節目《快“顏”快語》。
而且隨著4G的提速,2014年的世界杯無疑也成為移動的盛宴。據悉,巴西電信企業在場館內共部署了4738座移動天線,Claro、Oi、Nextel、TIM和Vivo等運營商就基礎設施項目建立了統一合作,共計投入了2.26億巴西裏爾(約合6.302億元)。聖保羅球場內裝有337座天線,鋪設有12千米長的光纖,場館外設有22座天線。“場館內的3G速率要明顯低於4G。”現場人士稱。而且因為時差的關係,對於世界杯的精彩集錦,相關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球迷選擇在移動屏幕上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