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亞運,血雨腥風36年7(1 / 1)

曹燕華英雄本色

曹燕華是右手直板反膠打法,她頭腦靈活,攻守兼備,正手弧圈球甚至可以和男子選手相媲美。1982年前後,曹燕華邁入巔峰時期,過硬的技術和心理素質使她成為中國女隊的一號主力。1982年新德裏第9屆亞運會中,中韓女隊再度決賽相遇,首盤童玲以2比0殺退尹璟美,第二盤曹燕華迎戰梁英子,在這場一代巨星與未來巨星之間的第一次碰撞中,曹燕華在各方麵均占上風,最終以2比1戰勝對手。第三盤雙打由曹燕華/戴麗麗以1比2不敵梁英子/尹璟美,緊接著的第四盤比賽,曹燕華用多變的發球和淩厲的進攻以2比0擊潰尹璟美,為中國隊拿下最後一分,也幫助球隊實現了亞運會女團“三連冠”。單項比賽中,曹燕華再奪女單、女雙(和戴麗麗)和混雙(和謝賽克)冠軍,成為了繼張立之後第二個獲得亞運會大滿貫的中國女運動員。

鄧亞萍開啟新時代

鄧亞萍在1990年北京亞運會中表現出來的高超球技和咄咄逼人的霸氣,將中國女乒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女團決賽中,當喬紅首盤負於洪次玉之後,鄧亞萍迎戰玄靜和,對手自上屆亞運會冒尖後,已經從中國隊手裏搶走了奧運會女雙和世乒賽女雙、混雙的冠軍,她側身後如狂風暴雨般的進攻,令很多人喘不過氣來,然而這場比賽她遇上的勁敵鄧亞萍,也同樣逼到她喘不過氣來。盡管鄧亞萍先失一局,但後兩局她牢牢掌握了主動權,以兩個21:12拿下勝利。第五盤再戰洪次玉,鄧亞萍無論在技術還是氣勢上,都全麵壓倒了對手,以2比0輕鬆獲勝。在單項比賽中,鄧亞萍又獲得女單和混雙(和韋晴光)冠軍,世界女子乒壇“鄧亞萍時代”的幕布也由此拉開。

“抗韓英雄”王濤

“既生瑜、何生亮?”用這句古語來形容王濤與劉南奎和金擇洙在競技場上的關係,再貼切不過了。王濤以他的反手生膠大力彈擊,常常逼得韓國雙雄難以發揮側身拉衝的優勢,接發球搶挑和快劈兩大角底線,也令對方難以上手。1994年廣島第12屆亞運會男團決賽中,王濤又扮演了“抗韓英雄”的角色,首盤對陣劉南奎,王濤2比0輕鬆勝出。在中國隊2比1領先後,王濤又在第四盤大戰金擇洙,最終他經過三局苦戰以2比1戰勝對手,結束了這場近三個小時的團體冠軍爭奪戰。單項比賽中,王濤將韓國隊一“克”到底,單打半決賽和決賽又將金擇洙和劉南奎斬於馬下,為中國隊在廣島亞運會上奪得了第五枚金牌。

王楠複製奇跡

1998年曼穀第13屆亞運會女團決賽,中國和朝鮮隊交鋒,首盤比賽,王楠利用自己兩麵弧圈球的旋轉和落點變化始終控製住局麵,杜貞實的進攻盡管凶猛,但凶而不穩,王楠很快以2比0取勝。隨後楊影負於金英姬,朝鮮隊將比分追平,場上的局麵頓時變得緊張起來。第三盤李菊2比1打敗怪球手韋福順,中國隊大比分再度超出。接下來的第四盤,王楠與對方一號主力金英姬展開了較量,她利用旋轉和速度完全鉗製了金英姬的攻勢,最終以2比0取勝。在為中國隊奪得女團冠軍後,王楠又囊括單項賽的所有金牌,繼張立、曹燕華後成為中國女隊亞運會大滿貫的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