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大興元年
原本,那上麵顯示的是‘大興兀豐’,而這次袁帆和金貝勒再觀察,卻發現那幾個字更加清晰了一些。一些原本沒有浮現的筆畫也出現在了異物之上,那個‘兀’字上麵多了一橫,而‘豐’字的左右,也多了一些筆畫,這使得這四個字的意思和之前完全不同,因為顯示出來的是‘大興元年’,不過那個‘大’字的撇下麵有一個坑,因為袁帆隻是在反複拓印正麵,沒法判定這個坑究竟是原本就有的還是後來出現的,所以,這四個字也可能是‘太興元年。’
“大興元年……這是年號啊。要不然就是大興區姓元的。”金貝勒說。
袁帆當然不認可‘大興區姓元’的這個說法,他更相信是年號。他第一個想到的是東晉的年號,司馬睿曾經用過大興。時間很短,如果按照司馬睿設定的這個大興元年,那麼就應該是大概1700年之前,公元318年的事情。
袁帆跟金貝勒說了自己的推斷,金貝勒說。司馬睿?是不是說‘何不食肉糜’的那個皇帝?
“那是晉惠帝司馬衷。”金貝勒好歹也算是曆史專業的,晉惠帝得知民間挨餓沒有飯吃,問大臣‘沒有飯吃,為什麼不吃肉湯呢?’這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由來。大家都說這是貴族對民間的無知,實際上,晉惠帝是個智力上有些殘缺的人,所以才能提出這種缺根筋的問題。
“那是不是就是三十來歲死了的那個,那個讓安排司馬懿當受命大臣的那個……”
“那個是曹睿啊大哥,司馬懿是司馬睿的老祖宗啦,晉朝怎麼來的你忘了?”
“啊對,啊對對,晉朝,兩晉南北朝,司馬懿高平陵兵變,一票幹掉曹爽。”金貝勒總算是想起了那點學過的知識。
“還有,大興這個名號不知司馬睿一個人叫,在中國東北地區曾經存在的一個渤海國,也用過這個年號。”其實渤海國這種偏門曆史,在學校時候袁帆也沒仔細了解過,不過在寧古塔看到了一些渤海國留下的一些文物之後,袁帆單獨研究了渤海國的曆史,因此知道渤海國曆史上曾經有個叫大欽茂的人,他不是姓‘大’,渤海國當時的國君也沒有姓氏,渤海國的民族屬於靺鞨族,前身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的肅慎組,後來中原政權把這個名字翻譯成了女真族。也就是今天滿族的前身,滿族是皇太極將整個民族所有的名字改為滿族,東北也從那個時候有了‘滿洲’的名字。
大欽茂之所以有較為詳細的曆史記載,是因為大欽茂協助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亂。也從此得到了‘渤海國’的名字。大欽茂在位時間比較長,而長白山那個洞穴又與契丹這樣的民族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大欽茂這位國王在位的時間也比較長,有五十多年。這個時代,和氏璧還沒有失傳,在長安的王宮裏。但是鑒於長白山那個山洞裏麵的發現,袁帆還是更願意相信,與異物有關係的是大欽茂而不是司馬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