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唄。咱還像上次一樣,現在這附近找一找,一會兒再回這裏集合,拿著對講機和定位設備,別走丟了。”袁帆提議。
幾人也沒什麼意見,調好了對講機,便開始尋找。
分開還不到十分鍾,就聽羅漢在對講機那頭說:“我咋覺著這塊石頭的顏色和殘片的顏色那麼像呢?也是塊大石頭。”
於是,幾個人迅速集中到了羅漢所在的位置,這個位置距離剛剛的空地也沒多遠,從樹的縫隙之中,甚至可以看到剛才坐下來的那塊空地,但是因為樹木的遮擋,在空地卻是看不到這塊石頭。
袁帆看了這塊石頭,也是心裏一動,再拿出殘片,驚奇的發現,發現和之前那塊黃裏透著青的石頭一樣,殘片的顏色,幾乎就像這石頭的一部分,就好像從石頭上敲下來的一塊一樣。
這塊石頭,比之前看到的那塊青黃相間的石頭還要更大一些,有十來步見方,兩米五六高,有些紋路,不過幾人觀察了好久,都認為這隻是普通石頭的紋路,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這石頭後麵稍微帶個斜度,可以爬到石頭上麵,幾個人圍著石頭周圍看了又看,金貝勒一樣用地質錘左敲右敲,這石頭的石質顯然比之前那塊堅硬一些,敲下來碎屑要花不少力氣,金貝勒既然願意出力,也沒人攔他。而袁帆再查看異物,也是沒有任何異常。
時間也還算早,仍然有大把的時間折騰。金貝勒依舊把洛陽鏟掏了出來,打了幾個洞,累的一身臭汗,說服袁帆、羅漢和唐玉郎,繞著石頭各打了幾個洞,最後的結果就是幾個人都累得一身臭汗,地上落了一地的圓柱狀土塊,但是下麵並沒有任何夯土的痕跡。表示這下麵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至少可以說,這石頭並不是什麼建築的一部分,隻是一直都在這裏的一塊石頭。
石頭這種東西,在地球形成初期就有,這樣一塊石頭,說不定挖到底下能挖出來二三層樓那麼高。在秦代,修建鄭國渠,有八個工人,為了拉起一塊石頭,力氣耗盡,眼突肚破而死,鄭國渠修建成功之後,當地人感念這八個人的工作,於是那地方改名叫八義村,如今兩千多年過去,仍然有一個叫八義鄉的地方。沒錯,就是兩千年前傳下來的名字。在古代,要想運走一塊如此之大的石頭,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操作。即使在現代,這塊石頭的體量,要想整塊搬走,也幾乎是不可能的操作,采石場,沒有炸藥可行不通。
袁帆說出了自己對這塊石頭的看法,並表示,這塊石頭不太可能是搬過來的,如果這塊石頭就是異物指向的目的地,那麼很大一個可能,這塊石頭隻是一個標記,在標記什麼東西。
“有道理,但是究竟在標記啥呢?要說標記,那也該給個提示什麼的,比如說距離這塊石頭,南方一百步,埋著個什麼東西,或者是別的什麼指示。這啥指示都沒有,你讓人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