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看了看,這裏算是荒郊野嶺,之前在路上還看到不少農田,種的大豆高粱之類,這裏地麵高低起伏,也並不十分適合耕種。至於這裏的植被,說是樹林,顯得有點兒稀稀拉拉,說是荒草地,又長著不少樹木。總之,大概也隻能用‘荒郊野嶺’來形容了。

山西一地,自古以來並不以農業而聞名,如今工業化飛速發展,許多農田因而荒置。許多農村隻有老人孩子留守,年輕人多數都出去打工了。

好在之前幾塊石頭,都用手持的經緯度測量儀記下了準確坐標。按照這個坐標,至少有個大致的方位,於是幾人就沿著大致的方位走,深一腳淺一腳的走了好一會兒,在塊到設定的目標區域的時候,一塊巨大的石頭終於出現在幾個人的麵前。

這石頭在一個小山丘的半山腰,這小山丘大概相當於二三十層樓那麼高。看了手機地圖,也沒有這座山的名字。這石頭通體呈黃色,走得進了,發現這塊石頭比之前的兩塊小一些,大概一米七八的高度,三個人就能環抱過來。在石頭上找了找,沒費什麼勁兒,就找到了石頭上刻著的符號。三個橫,上麵兩個橫都是中間有缺口,一個手指頭多深,正是一個‘震’卦。

這下,東、南、北全了。再看地圖,按照這三塊石頭的精確坐標來算,如果西麵也有一塊石頭,那就一定在那個村子,也就是來的時候的那個村子。但是那個村子的石頭上並沒有刻符號。不過鑒於綿山裏麵那塊石頭,字被土埋上了,村子裏那塊石頭,被土埋過也說不定。對於地球來說,因為引力的原因,質量是在不斷增大的,浮塵其實一直都在下落。對於黃河和長江中下遊地區,還有很多衝積平原。就比如今天的開封,往下挖個幾十米,才能挖到古代開封。山西地界,並無如此的衝積平原,但如果把時間拉到上千年的尺度上,有個半米甚至一兩米的浮土落下,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就比如綿山那塊石頭,雖說是挖了幾鏟才發現的符號,但是在符號刻上去的時候,符號的位置在一人多高也是大有可能的。

“咱們得去西村看看。”羅漢說。

“我覺得沒必要去了。”唐玉郎說:“就算我們去了,發現那塊石頭上有‘兌’卦,然後呢,然後還能怎麼著?挖石頭還是砸石頭?還是什麼都不能幹啊。”

“十三哥說的有道理,咱們再跑一趟,也跑不出什麼來。”金貝勒罕見的讚同了唐玉郎的說法。

“如果是八個卦位,那麼西北、西南、東北、東南應該還有一塊石頭。咱們可以先往東北找找。”

“現在找石頭不是問題,咱們有的是時間。”唐玉郎點了根兒煙:“問題是,找到了,然後怎麼辦?他們就光在石頭上刻字玩,想跟我們說什麼?咱在寧安,那有個卦象,指著的地方,就能挖出來東西。這邊等於是個八卦盤,哪兒也不指。下一步怎麼辦?這石頭也不值個錢,咱也不肯能說把這附近都挖一遍,甭說咱們,就算是專業的考古隊,要挖也不可能這麼成麵的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