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願者上鉤(2 / 2)

當然,我知道我是有點急躁了。

那種大公司的成長都是在一定的特殊條件下形成的。

比如奧德公司曆史已經很久了。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即便是在世紀大戰裏,她依舊留存了下來,它的工業加工是在戰爭年代興起的,通過軍工訂單積累了一定的原始資本,後來才有了實力。

比如MAK,在美國這麼一個國家,在這種氣候之下發展起來,這個國家冒險家的樂園,美國的經濟自由度之高遠超我們的想象,隻有在那種經濟氣候下,才會出現那麼多商業上的奇跡,並且美國這個國家也是一個很適合投機取巧的國家。

MAK在十幾年內的一躍而起成為一個國際著名的公司,雖然是有一定的機遇,但是也和美國的那種投機盛行的經濟氣候有關係,相同的情況之下,在我們國家就有不了這個成就,因為你很難有這個氛圍讓這些公司投機取巧。

比如股市,在美國那種西方世界,一個這麼大的公司,很有可能片刻之間一分不剩。在中國則不同,,在中國這種事情則不會發生,在中國,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基本上都不會一蹴而就,也沒有什麼技巧,再比如正堂,一家很大的中國式公司,這麼大的一個公司很難會一夜之間就倒塌,這是和中國本土的國情有關聯的。

和國內很多大公司一樣,國家剛剛實行改革開放的時候,法製上還有很多漏洞,給了這些公司很多機會。縱觀這些大公司的初期發展,很多公司或多或少的都會出現一些這樣的或者那樣的違法行為,但是因為當時的法製不健全,使得他們鑽了空子。

任何的改革中,總是第一批下海的人賺到了最多的利潤,但後麵緊隨而來的就很難得到太大的好處了。現在的中國經濟已經穩定了,很難和之前一樣,遍地是機會,一抓都是錢了。這麼多年下來了,隻要是能賺錢,就已經有人去做了。不像李正堂起家的那個年代,大多數人都沒有轉變思想,很少的人得到得到了大部分的錢。

那麼我的機會在哪裏?

我現在比別人多的優勢就是我的身份了,作為奧德公司的總裁,這個頭銜不僅僅是一個好看的光環,我能利用這個頭銜來幫我的公司擴大規模,贏取利益――當然我已經這麼做了。可是怎麼樣才能利用這個來得到更大的利益,也就是如何才能最最充分的利用這點呢?

正路不行,正路發展太慢。一刀一槍的去拚,沒有十多年的時間,根本得不到任何好處。我需要的是機會,是那種投機的機會。我不可能耗費十幾年的時間來等一個虛無飄渺的結果,人的野心和欲望一旦被喚醒,就很難壓抑的住了。

那麼,正路不通,我就隻好走邪路子了。

李正堂說過,我打生下來就是一個騙子,得到得不到的全是靠投機的方式來的,無論如何離不開一個“騙”字了。

我考慮了一天,隨即讓魯倩兒安排了一下,預定了幾張本月的上海華交會的貴賓券。

既然想釣魚,總得找一個目標多的池塘啊。

這次的會議是國內的僅此於廣交會的一個規模比較大的一個國際會展,囊括了北方很多的大公司以及提供商,而且這種大規模的交易會,往往會吸引來很多的外商,隻要努力尋找,就很有可能找到一些客戶,從而開展更廣闊的的業務。

說實話,本來我很不喜歡參加這種交易會,因為這種交易會得到的效果實際上微乎其微,現在商場上的信息已經非常開放了,從前買賣雙方需要在這種交易會才能認識對方進一步建立商業合作,可如今的年代,這種耗費人力資源與財力資源已經不再是主流方式了。

人們獲得信息的方式太多太多了,千奇百怪,零零總總,像這種參加交易會的方式,最大的弱點就是成本太高。一個展位就要好幾萬,費用驚天的高,一般稍微小的公司就承受不起,而且外地的商家參加交易會,單單去舉辦會展的城市路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能不能在交易會上發展出新的客戶,還是不知道的。這種事情,投入大而回報小,實在是沒有意思。

當然,一些公司並不清楚這個道理,但是依然每年有很多人參加這種交易會,事實上還有另外一個情況,那就是一些公司想要借著這個機會認識一些更大的公司,以方便以後成為合作方。平時大家都是天南海北的,難得有這個機會,都聚集在了一起,無論是在什麼地方,都是要講究感情的,拉攏一下,加深一下感情,對以後的合作有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