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02年初夏,平城,清涼山,文殊禪院。
福源主持早課前,喚了子牛至一靜處道“今日的水你無須擔了,且去葉鬥峰千年梧桐處,在卯辰交際時分,日曜忽閃之際,聽得樹上有動,便上去把一幼生帶回寺內予我。”
“好的,師父。”子牛邊應著師父邊往山下飛奔。
回到正殿,又吩咐智仁下山帶些嬰兒吃穿用的東西回來,尤其是小米少不得也弄點。
智仁應了聲也下山去了。
此時子牛的大腦飛速的轉著不知在想些什麼,有一點是肯定的,這次又沒循規蹈矩……
子牛本來就是逃難至此被主持收留,算不得出家,也沒必要講究那些。
話說子牛來到禪院已有三年了,三年間除了提供山上所用之水外,其餘時間就是雜役了,哪裏有呼這就應。也就主持對自己還算好點,所以才管主持叫師父。本就生在農戶之家的他倒也沒什麼,反倒是練了一副好腿腳和一副圓滑像。
清涼山有五峰,此時子牛要做的就是從翠岩峰爬到葉鬥峰那。
行走的子牛顯現著與自身年齡相仿的本性,追追這個,趕趕那個……
不覺間子牛就來到這株千年梧桐下,這棵梧桐樹具體有多少年頭了,沒人說得清楚,據傳至少有一千年以上。
子牛對清涼山也算很熟悉了,每每鬱悶之時他便是穿梭在各山峰之間散心。可也不知道這千年梧桐上有什麼幼生,鳥窩倒是有些,鳥蛋也被其吃了許多。
“幼生是什麼呢?”子牛坐在樹下思考著……其實是補覺呢。
卯辰交際時分,天空七彩之光突現,跟著樹上就傳出了一聲刺耳的鳴叫……子牛一個機靈從地上跳起來,回想著自己好像是被這棵樹打了一下。難道傳說是真的,這棵樹已經成仙了,現在來懲戒自己。
想及此子牛轉身便往山下跑去,可能是由於害怕,沒跑幾步栽倒撞到一棵樹上,一撞反而想起了師父交代的事還沒做呢。猶豫再三還是去樹上看下,因為相對於未知的恐懼他反而更害怕回去後的懲罰。
隻見他幾下竄到樹上,也沒發現什麼。正想下去,上麵滴下的水滴落在了他的頭上。他抬頭一看,看到有白白的東西在上麵的枝椏間閃現,原來師父說的幼生在最上麵呢。
待到爬到近前,隻見樹頂枝杈間一個裸身的娃娃,揮舞著小手在四處亂抓。子牛一看是個孩子,樸質心性畢顯,脫下外衣輕輕地包在娃娃身上。
可是怎麼下去呢?這裏離樹下已有幾丈高。子牛倒也不笨,把孩子包好係在自己背上便下了樹。
腳一沾地,把孩子轉抱在懷裏,笑著往禪院奔去……
這邊福源主持完早課,回到自己的房間。邊等待著子牛歸來邊思考著昨日的夢像。
“恍惚間感覺自己像是來到了極樂聖地,處處仙境。可自己還沒到成仙出雲境啊?正疑惑間,一個童子來到自己麵前說是來接引自己。他便跟隨童子而行,周圍靈氣濃鬱可見,驚的福源直咋舌。
待到正廳更是吃驚,金光滿布,瑞氣縈繞。更吃驚地是看到的人,確切的說是菩薩。文殊菩薩手持如意蓮花端坐在一伏臥的獅子上,福源趕忙拜下“阿彌陀佛,弟子參拜菩薩。”
文殊起手示意免禮,轉而對其道“今逢天下亂世,妖孽叢生,鬼魅四起,萬古生靈也有去於其中。明日卯辰交際時分,天現異象之際,會在千年梧桐上降生一幼嬰。你且差一未入門之人前去帶回寺內,此嬰於我有三載緣分,要小心養育。每日誦我《般若經》與他,待得三載期滿,你就將他送於山下一無子人家。你自己也要好生修行,切莫心生妄念,且記那孩子與我僅三載之緣,別想著讓他遁入佛門。去吧。”
福源再拜“謹遵菩薩教誨!”言罷便退步而出,出的廳來忽一金毛獅子呼嘯而至……”
接著一個機靈便從床上驚起,回想著剛才的夢境,獅子出現在菩薩那裏,思量著那莫不是菩薩的坐騎狻猊?可是怎麼會對自己呼嘯呢?
吱呀…撲通…
原來是子牛又沒敲門便闖入了自己的房間,還被衣服扯倒了。
“師父,師父,我在那梧桐樹上撿了一個孩子。”子牛邊小心的查看自己懷裏的嬰兒邊對富源說。
福源也急忙來到跟前,蹲下幫忙接過孩子打量,隻見這孩子生的是…也沒什麼特別,和普通嬰兒差不多,隻是比普通的壯實點,眼是丹鳳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