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花又落,春去春又來,不覺時間已過去三年了。
清涼山,文書禪院多了兩個小沙彌的歡聲笑語。雖然哲軒和丹青還未跨入佛門,由於一直在禪院住著,所以他們兩個從小就穿著專門縫製的小僧衣。
“青哥,今日絮兒和王伯伯該上山了吧?”哲軒歪著頭問。
此時他們兩個正坐在放生池的旁邊,看水裏的遊魚,他們兩個都喜歡每天來這裏靜坐一會。
丹青聽得哲軒問他,也不理會,自顧自的專心看著水麵。
丹青是一直都好靜,不喜與人說話。哲軒雖也是好靜,但每當王員外上山來,他就特別歡悅,尤其是對王語蟬。自從知道自己比語蟬大了一天後,便一直以大哥哥自居,一口一個的“絮兒”叫著。
話說今天又是王員外上山的日子,自己的記憶力沒有丹青哥好,所以哲軒這才向丹青發問確定一下。
王員外自從喜得愛女後,每個月初一、十五都領著女兒來文殊禪院還願。
上山的次數多了,女兒和山上的兩個“小和尚”也很熟識了。
這不剛上完香,念絮又跑著去找那兩個“小和尚”玩耍了。
王員外每次上山都是卯時來,戌時歸。原因是福源告訴他“念絮的命格較弱,要多結佛緣。”
其實以福源之能竟看不透王語蟬的命數,隻是為了讓哲軒和她多接觸才那麼說的。
“丹青哥哥,你又在這裏看魚啊?”念絮還沒到跟前,就喊著說道。
丹青聽到聲音知道是念絮來了,便起身向菜園走去。哲軒倒是歡快的向“絮兒”迎去。
“絮兒,你來了啊,我帶你去看智仁他們學武吧?”哲軒說著便去拉念絮的小手。“我也馬上要習武了,以後我保護你。”
念絮急忙抽手,沒讓哲軒抓著,閃過哲軒朝丹青追去。“丹青哥哥,你等等我啊,我和你一起去看子牛哥哥。”念絮知道丹青是去找子牛哥哥了,所以在後麵喊道。
兩個孩子到兩歲的時候,便由他們在廟裏自己玩耍了,所以子牛就又擔了照顧菜園的差事。
丹青聽到念絮的叫喊並未停下,仍然自顧自的朝菜園走去。就又形成了一副常見的畫麵,丹青在前,念絮在中,哲軒在後。
此時子牛正在菜園擔水澆菜,聽到孩子的叫喊聲漸近,知道是丹青他們來了,臉上不由的笑了下。自己太喜歡這兩個孩子了,特別是丹青,對於他來說感覺特別的親切。
“子牛哥哥,我來幫你。”丹青說著便去搶子牛手裏葫蘆瓢。
“你還是陪著念絮玩會吧,你來澆水的話,她肯定也要的,那就不是幫哥哥,就是搗亂了。”子牛撇手推著丹青說。
“好吧,這個小丫頭太煩人了…”丹青沮喪的低頭說著,後麵那句聲音小的隻有他自己可以聽到。
他們三個就在菜園裏玩耍了起來,時不時的受子牛嗬斥幾句,不過他們三個倒覺得很受用,依舊玩的很是高興。
子牛幹完活招呼孩子們回去,也到了該吃午飯的時候了。
飯桌上難免又是一番嬉鬧,吃完飯子牛就不用幹活了,而是陪著三個孩子玩耍就可以了。
午飯後,福源找智賢切磋棋藝。
亭台下,兩人施子布局,棋子落地的聲音頻頻入耳,三年前的事彷如昨日。
“山下清涼縣可有無子人家?”福源詢問智賢。
“讓我想想。”智賢聽後撓頭說道,忽然又道“你問這個幹什麼?”
“這事還需要你幫忙,也不好瞞你,這兩個孩子都已經三歲了,我的意思是要把他們送給山下的人家。”福源落下一顆棋子道。
“好好的,為什麼要把他們送人呢?”智賢不解的問道。
“他們也是有塵緣的,不能夠一直呆在山上,待得塵緣了盡,他們願意回到這裏,我非常歡迎。”福源說著又落下一顆棋子。
“哦,這樣啊…”智賢忽地拍了下頭又說“既然是送人,我家還算富裕,也不缺衣僅食,我對這兩個孩子也很是喜愛,不如就讓他倆送到我家吧。”
“我也有這個想法,既然你先開口了,就讓哲軒送到你那好了,丹青不行,至於原因我不好對你說。”福源接著又道“你想起山下哪戶人家沒有兒子了嗎?”
“有倒是有,不過他家的條件好像苦了點,你不會是要把丹青送到那戶人家吧?”智賢回答後探身前問。
“恩,也不見得,如果縣裏還有其他人家沒有兒子的也可以,盡量選個條件稍微好點的吧。”福源回答道。
“哦,這樣啊。”智賢得到答案後鬆了口氣。“對了,那倆孩子知道了嗎?”
“還不知道,這不就是先向你詢問下。”福源接口道,“既然你願意收留,就讓毛哲軒認你為義父吧。至於丹青,今天讓他跟你們一起下山,隻要把他送到沒有兒子的戶家就行了。”
智賢聽得福源如此說,心裏很是愉快,因為他也看好毛哲軒,平常受福源熏陶,有心讓哲軒當自己的乘龍快婿。細尋丹青的情況是出於福源的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