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居庸關劉提督奏捷報 張家口沈道台賺敵兵(1 / 3)

話說不磨離了東光,將到滄州之際,正是劉光才劉提督得意破敵之時。且將不磨這番到滄州情形,按下不表,先把劉提督守關的情節演說一番。

說起劉提督,也算是兩江發來的一員大將了。七月二十一日,兩宮出狩,直到駐蹕太原,中國廿一行省勤王兵將,並無一人敢出兵對敵。隻跟著太後、皇上,一大堆的人馬湧來湧去。江蘇巡撫鹿傳霖自請率兵勤王,到了半路接著了聖駕。皇上一見他,便歡喜讚歎,說他是參過剛毅的好官,要他入值軍機,派他為一員軍機大臣。就將他帶來的江蘇勤王軍,交與劉光才總統,要他防守居庸關,不得擅離寸步。劉提督奉到了恩旨,立刻到營理事。看見這個蘇州撫台當過的差使,如今給他武官當了,便把他興頭的了不得。一天到晚,帶領著這一群新招來的烏合之眾,全部江南勤王兵丁,扼守居庸。虛度了一二十天工夫,點兵紮營,忙個不了。

一日,正當分布之時,忽然有人報道:“前麵已有一隊洋兵,打著一個鷹的旗號,吹著嗽叭,步伐整齊,一步步逼近關門。”劉提督聽了,大驚失色。將要拔隊退讓,忽然炮隊裏麵在關上鎮守的兵丁,有一個不知死活的,趁這當口要去推關上大炮回來,卻忘記退出炮彈,毛手毛腳,不料誤碰關捩,轟隆一聲,儼若山崩地裂,放出一個七生的大炮。這邊劉提督大隊不知是自家營裏炮機發作,都當作洋兵攻進關來,沒死命大家一陣亂跑,一個個從人身上擠過去。頓時關上關下,逃得一個也沒有,仿佛是一片荒地一般。

那裏德國兵將正在揚揚得勢,誇示軍容之際,忽然青天霹靂,一彈當頭,無意中損傷了許多兵卒。以為中了誘敵之計,隻好嚴兵退守。當初各國聯軍攻入北京,如入無人之境,頗有藐視中國之意。後又為議和大臣的照會所惑,不許直隸境內兵士與洋兵接戰,區別官與拳匪之分。德國兵將人人痛恨拳匪黨羽殺死他使臣克林德,正要借此機會,直入內地,以圖泄忿。不料走過直隸境界,並無一兵一卒。後來走到山西交界的地麵,忽然受此無端之禍。那時德國將官用〔望〕遠鏡遙視一周,知道這居庸關是一重險要所在,深恐再為敵人所算,也就勒兵下寨,再作道理。

這邊劉提督退走三四十裏,方才鳴金收軍。一時潰勇逃兵,絡繹喘息而至,一個個麵無人色,像是很辛苦的一樣。到了晚上,依著總統號令,即在草地暫時歇息。

等到第二日天明,一早起來,劉提督不見一絲動靜,不免疑心。終究他是個老軍務出身,曉得打仗的規矩,看看敵兵不來追趕,料想敵兵是未曾入關。起身收拾,洗已過,傳令帳下選派一人充當偵探,出營探聽軍情。叫了數聲,手下並無一人答應。後來好容易找著一個從前跟他打過長毛的老哨官,勒派他改扮出營,充當探子,打探消息。這個老哨官敢怒而不敢言,怒氣衝天的回到自家帳中,改扮一個叫化子,逡巡而去。一路怏怏,無精打采,還淌了許多眼淚,埋怨自家不該來的。走了半日,出得關門,那裏知道並無一個洋兵洋將的蹤跡。心裏好生詫異,隨意問問鄉民。卻都說道:“昨日洋兵並未進關,亦未放槍放炮。受了關上一炮之後,那些洋鬼子都嚇慌了,逃走去了。”

這個老哨官一聽此信,不由得心花怒放,歡喜非常,扭回頭去,更不問人,一氣跑到劉提督的行營。老哨官當初出營的時候,隻道是有去無還,遲一刻好一刻;這會跑轉去,恨不得生出雙翅,瞬息飛回,早一時好一時。一進營門,不待通報,不換衣服,一直跑到劉提督麵前,請了一個安,指手畫腳的放開嗓子亂說。

劉提督起初倒嚇了一跳,後來聽得洋兵是被我們營裏放炮打回,驟然間不敢十分相信,立時立刻要查問是誰放的大炮。當下就有一位炮隊營官出麵自認:“是標下看見洋兵追得太急,勢頭太凶,不待稟明大帥,猛然放了一聲大炮。幸喜邀大帥鴻福,殺退洋兵。”劉提督聽了,不覺狂喜,連說:“你真能辦事!”忙叫軍令官呈上功勞簿,把他倆功勞記上。立刻傳令拔營起身,回紮居庸關之上。一麵殺豬宰羊,慶賀得勝;一麵祭旗報賽,分賞將士。

接連又忙了數日,不見一個洋兵窺探,以為這些洋兵真的被他們打敗的了。且說這日犒賞已畢,又請出幕中高手,替他做了一個報捷奏折,到太原行在去報捷。奏折上說得洋兵如何四麵猛攻,奴才如何百計防禦;洋兵如何敗逃,奴才如何追殺。說得一個天花亂墜,好不威武,好不體麵!那個炮隊裏營官、偵探的哨官,亦替他說了許多好話,隨折保奏兩人一個副將銜,一個遇缺即補的遊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