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鈺垂眸,霧蒙蒙的眼睛裏含著水汽,乖巧的應答道:“是,父親莫生氣,女兒已經知曉了。”
蒲知縣聞言,這才心情舒爽,表情也好了,又和蒲鈺反複叮囑起到了上京見到貴人,定要好好討好得到寵愛,好到時候提攜父親。
他對自己的女兒了解甚深,深知她膽小怯懦好拿捏,隻稍稍威脅,就絕不敢將他這個做父親的撇到一邊。可惜蒲知縣並不知曉,他那柔弱可欺的乖女兒已經香消玉殞了,如今在這個身體裏的是一個冤魂。
蒲鈺看似恭敬認真的聽著蒲知縣翻來覆去的威脅,心中冷笑。原身這位父親可真是一位自私狠毒的人,為了前程這麼殷勤的賣掉了女兒。整個蒲府中,恐怕沒有誰真心關心這位生母早逝的蒲小姐。
蒲鈺不由得分神想起了自己的父親。
她的父親是一個身無官職的舉人,但是比麵前這位蒲知縣不知好了多少。她當年是作為良家子充選入宮做宮女的,要等到三十歲才能放出宮來自行婚嫁,那時候娘親還為她擔憂落淚了許久,父親更是日夜輾轉反側不能成眠,瘦了一圈。
被家人含淚目送入宮的時候,蒲鈺還盼望著等到了年紀,再出來與家人團聚。
可是事情總無法如她所願,在宮中時她有一日遇上皇帝,不知怎麼的被他看上,寵幸了一次,隨便封了個才人,然後忘到了角落裏。後來又是皇後大封後宮,隨大流晉位成貴人。
不能再出宮,再也見不到殷殷關切的家人,蒲鈺即使難過也別無他法,隻得祈禱雙親弟妹身體康健,事事順心。可是她的家人們啊,竟然被她拖累至此。
她已經永遠的失去了關心疼愛自己的親人了。蒲鈺每每想到此,都覺得心口劇痛,勉強打起精神聽蒲知縣說完了那些廢話,蒲鈺臉色蒼白的走出了書房,往自己的小院裏走去。
路旁的石榴花開了滿樹,蒲鈺望著那在風中顫抖的火紅石榴花,想起自己小時,家中院子裏也有一棵石榴樹。每年結出的石榴都是青黃色的,並不好吃,可她和弟弟妹妹們還是饞的厲害,每年等過了石榴的花期,就眼巴巴的看著那石榴樹結籽,一天天的算著時間。
等到石榴可以吃了,已然到了中秋,父親回家時特地在市集上買了幾個紅彤彤的大石榴,換下了那幾顆青黃色的石榴,還騙她們說,這幾顆紅石榴,是在石榴樹頂端葉子遮著的地方摘下來的。
弟妹還小,乖乖的就被騙了,蒲鈺年紀稍大,張口就要反駁,被父親悄悄拱手拜托,這才哼一聲配合他,娘親則在一旁看著他們一家人笑的溫柔,給他們剝石榴,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石榴放到他們麵前的盤子裏。
……
種種溫馨情境,她在宮中時就時常回想,每每都能聊以慰藉。
可如今,她再也見不到自己牽掛著的家人了。
物不是,人也非。
蒲鈺抬手拭去麵頰上滾落的淚珠,表情冷漠,眼裏刻滿了恨意。
五月初五,全大宣境內,數千被選召的秀女動身前往上京。
外地入京的秀女們並不能帶上自己的丫鬟隨從,全都是被從上京來的人一個個接到一處安頓,然後統一送往上京。
其他小姐習不習慣失去了丫鬟的服侍蒲鈺不知道,她從離開蒲府後,就十分安然。原主的丫鬟是個天真的有些傻氣的小丫鬟,那樣的小姑娘不跟著她入宮才是最好的。
能在皇宮那種地方活得好好的,就隻有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