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車放(1 / 2)

大省如此發問,金魚聽後心中著實委屈,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解釋道:“找了,我自己去各處找尋一遍不說,白掌門安排弟子們也找了好久,就是不見他的蹤影。後來托人問了問聞門主他們,有位巡哨的兄弟說天剛亮的時候,他隱約看到李先生乘著一匹瘦馬,向著長安方向去了。”

\t“向著長安方向去了?!你確定?”

\t“這個,這個,要不,我再去找找··· ···”

\t不待大省接話,轉彎之處現出聞墨麟的身影,聽到大省二人的對話,遠遠道:“不用再問了,李先生確實走了。”

\t“是啊,呂師叔,我們已經核實過了,先生確實已經離開化身穀了”。白相驂緊緊跟在聞墨麟身後,臉上滿是羞愧之色。

\t“走了,走了”大省喃喃幾句,猛然出拳砸在近旁的樹木之上,隨即高聲吩咐道:“相驂,準備快馬,咱們去把先生追回來!”

\t白相驂聞聽此話轉身就走,沐風卻拉住他的臂膀,對大省道:“呂大哥,李先生為人素來瀟灑不羈,他既然執意要走,恐怕不是咱們幾匹快馬就可以追回來的。”

\t“是啊,先生本就不是尋常讀書人,咱們這淺淺的一池水,怎麼會留得住他。”柳兒原本在頭前分送著吃食,聽聞李先生不辭而別大省欲追回後,也趕過來勸說起來。

\t聽完她們二人所說,大省長長籲出一口,身子仿佛被瞬間抽空一般,軟綿綿蹲在地上,自顧自沮喪道:“可是先生曾說此處是陝西境內,最後一塊樂土,我還以為他會··· ···”

\t盡管李鬆柏的悄然離去,讓大省好長一段時間都難以釋懷,但是各處營建卻並未因為這一段插曲而有絲毫停滯。

\t崇禎十四年春,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化身穀舊貌換新顏,在料峭的寒風中,煥發出勃勃的生機。楊沐風騎著一匹棗紅色駿馬,沿著波光嶙峋的湖泊疾馳一陣後,提高嗓門道:“呂大哥,有句話我一直想問你,隻怕你不願說。”

\t在他身前大約隔著一射的距離,大省緩拉韁繩停下馬匹,望著湖中幾叢輪廓怪異的水草,不假思索道:“有什麼不能說的,你盡管問!”

\t“大家都說你原本就見過李鬆柏,隻是你一直遮遮掩掩不願承認”

\t“這話怎麼說”大省目光凜凜,接口道:“認識就是認識,不認識就是不認識,在自家兄弟麵前我有什麼好遮掩的。”

\t“話不能這麼說,也許你另有考慮呢,哈哈”沐風狡黠地笑笑,駐馬在大省身旁,想了想,壓低聲音道:“那一日李鬆柏被我們綁入穀中,你一句話不說就要給他解綁,還有,他也隻是泛泛地罵了大家夥幾句,你就誠心誠意跪在他腳邊求他賜教,這些那一幕不惹人猜測?再說也與你一貫行事風格不符,除非你們··· ···”

\t“打住,打住,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大省懶得聽他再胡扯下去,擺擺手,目光深邃道:“你相信緣分嗎?”

\t“緣分?哈哈,這不是男和女之間才有情愫嗎?”

\t沐風麵帶笑意,腦中立時浮現出潼關外邂逅的粉衣女子。大省轉頭看他一眼,淡淡一笑道:“實不相瞞,在先生入穀之先,我已經為順義盟的出路苦苦思索了多日,隻是一直拿不定主意,就在見到他的第一眼,我的心中立時有了決斷,冥冥中似乎有個聲音在告訴我,咱們的出路正著落在此人身上。”

\t“這就是你說的緣分嗎?”

\t“真是。”

\t“嗬嗬,其實準確點說,應該叫天意。”

\t“對,是天意,天意讓李先生誤入化身穀,幫了咱們一把。”

\t“好吧,我明白了”沐風若有所思,仰頭深吸一口帶著寒意的早春氣息,在心中嘀咕道:“恐怕所謂的天意,卻是趙清嵐的刻意安排。”

\t“你怎麼了,有心事嗎?”

\t“沒,走,呂大哥,咱們再往前走幾裏,趁著水草還不太豐茂,好好瞧瞧我爹爹在湖中布下的八卦陣!”

\t“好!這陣法果然精妙,與一部兵書中記載的排兵布陣的法則頗為相似!”

\t大省答應一聲,當先打馬馳騁,楊沐風陡然聽他提到“兵書”二字,不禁好奇道:“呂大哥,是什麼兵書,諸葛武侯著的《兵法二十四篇》?”

\t也許是寒風拂過亂草的聲響掩蓋了他的問話,大省非但沒有答話,反而驅趕著胯下馬匹,速度不知快了多少。沐風無奈搖搖頭,口中接連喊了幾聲“駕”,棗紅馬四蹄撒歡,向著夥伴飛奔而去。

\t兩人或疾馳或駐足,半日下來,湖泊中情形已經看了個大概。春水清澈,將十二座山峰映照地格外清晰,望著湖光山色,二人漸漸放慢馬匹。水光瀲灩,一座紅彤彤的險峻山峰格外引人注目,大省陡然瞥見,心念一動,暗暗悵然道:“不知念心身在何方,她過的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