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挫折與動力(1 / 2)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想象出來的挫折遠不如真實經曆的挫折印象深刻,一次刻骨銘心的挫折往往能徹底改變一個人。所以如果想獲得真正的成功,就必須經曆挫折。——陸森

晚上,華浦中學的籃球館內燈火通明,輸給長寧中學給這支球隊的打擊不小,每個人都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因此,在陸森宣布加練計劃時,沒有一個隊員反對。

所有隊員,從桀驁不馴的宋旭光,到陰險奸滑的魏超,都認真地按照陸森的要求演練著攻防戰術。

場上的十名隊員被分成了主力和替補兩隊,主力一方的控球後衛是陸森,替補一方的是一年級球員呂光。根據陸森的要求,防守一方先采用半場人盯人防守,進攻一方的控球後衛打出戰術指令,進攻完成後,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下一次進攻防守一方的控球後衛都要對己方的防守做出相應調整,這兩次進攻結束後,雙方攻守互換。

呂光從來沒有在比賽中擔任過團隊指揮官的角色,在攻守演練中,替補隊的進攻頻頻失誤,防守千瘡百孔,但卻一次勝過一次,戰術配合水平提高非常快。主力隊在經曆過與長寧中學的比賽後,對戰術的悟性有了可喜的進步,在陸森的指揮下,每套戰術在第二次打出來的時候都會變得有模有樣。

訓練間隙,楊林頗有感觸地對陸森說:“我開始覺得,這次輸給長寧,我們是因禍得福了。隊友們訓練得如此認真,與這場失利不無關係。”

“要不是當初段老師要求這場比賽必須贏,我會帶隊輸得更幹脆利落,輸掉這場比賽的好處遠大過贏下它的好處。”陸森說道。

楊林嗤之以鼻:“得,別講了,你這都是馬後炮,再講下去,估計你就會說,輸球後段老師不會讓你下課也在你的預料之中了。”

“給你講個故事吧,”陸森沒有爭辯,開始緩緩敘述,“從前,有一個少年,他非常熱愛籃球,那一年,他15歲,他就讀的高中進行校隊選拔,他認為自己應當入選,於是就參加了。”

“你別說這是你自己的故事。”楊林笑道。

陸森擺了擺手,繼續說道:“他那時身高不到一米八,投籃水平一般,防守能力平庸,如果硬要說他還有什麼出類拔萃的優點,那就是他的專注與努力了。”

“我越來越懷疑你在編自己的故事了。”楊林插嘴道。

“這樣一個高二的少年,確實很難引起教練的注意。實際上,在那所學校,高二的學生鮮有入選校隊一隊的例子。於是,在發榜那天,他的名字毫無懸念地,沒有在校隊一隊的名字上出現。所幸,他入選了校隊二隊。”

“那不是很好麼?”楊林問道。

“然而,這支校隊其實是一支小個子球隊,他們很缺一位大個子選手,恰好,這位少年的好友,同是二年級的男生勒羅伊·史密斯,身高竟然達到了2米,於是教練將史密斯選進了一隊。”

“這很正常啊,換我也會這麼做。”楊林撇嘴道。

“但是這位少年深受打擊,他認為那個位置應該是他的。”陸森繼續說,“他跑回家,在臥室裏嚎啕大哭,他發誓,決不讓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以後每當他陷入困境時,他就閉上眼睛,想象那張名單上原本屬於他的名字被史密斯取代的情形。”

“這小子,聽起來像是有強迫症。”楊林唏噓道。

“事實上,這確實是他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將自己遭受的每一次挫折與傷害,不論是真實的還是想象中的,都當作了促使自己前進的動力。他很擅於為自己虛構或者誇大一些挫折,從而使自己不斷得到激勵。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舉世聞名的籃球巨星。”陸森攤了攤手,示意自己講完了。

“就是說,挫折可以成為努力的巨大動力,有挫折要上,沒有挫折創造挫折也要上?”楊林了然道。

“沒錯,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想象出來的挫折遠不如真實經曆的挫折印象深刻,一次刻骨銘心的挫折往往能徹底改變一個人。所以如果想獲得真正的成功,每個人都必須經曆挫折,球隊也一樣。”陸森總結道。

“那個少年到底是誰?”楊林好奇地追問。

“他那時叫麥克·喬丹,後來他將名字改成了邁克爾。”陸森平靜地說。

“我靠!”楊林驚得目瞪口呆,“原來飛人陛下也有這樣的經曆!”

戰術演練結束後,陸森集合隊員,宣布了一條令眾人吃驚的決定:“大家注意了,下麵我來布置每位隊員的針對性訓練項目,今天我們主要講解每項訓練的具體內容。這些訓練大家要在平時自覺完成,今後隊內集訓將不再進行針對性訓練。”

隊員們頓時議論紛紛,以魏超為首的幾人對此表示不滿:“平時完成?那豈不是要占用我們自己的時間?不合適吧!”

陸森見反對者隻有寥寥數人,暗中鬆了口氣,說道:“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剛剛打贏我們的這支長寧中學隊,在幾天前與雲大附中隊進行過一場練習賽,在那場比賽中,雲大附中隊先用替補陣容讓了長寧二十多分,接著換上主力,在沒用盡全力的情況下,隻用了十幾分鍾,就反超了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