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場激烈的大戰,鄭南和沈月夜聯手,為武曲國掙得一場大勝。
而文星國和大活族一方,原本的四十餘萬兵馬,被一場又一場的敗仗消磨的,如今還隻剩下不到二十萬人!
此時的戰爭形勢,已然是完全改變了,武曲國再也不用擔心會被攻破屠龍關,而沈月夜也領兵出關,率領大軍連續蕩平了屠龍關和困龍關之間的所有文星國據點。
如今,沈月夜帶領大軍,與文星國和大活族的聯軍,僵持在鎖龍關處。而這裏,已經是武曲國和文星國的交界線!
眼見本方已經沒有了獲勝的機會,文星國朝堂之上,似乎已然失去了信心。文星國皇室甚至向武曲國遞上了投降書,提出要主動撤兵,並且賠償一些財務,希望能夠息事寧人。
而武曲國皇室也樂得如此,那皇甫川收到來自文星國的投降書的時候,險些高興的跳了起來!他一拍桌子,馬上就要簽署條款,接受對方的投降。
戰爭這種東西本就勞民傷財,繼續進行下去,對於武曲國沒有半點好處。如今能夠停止戰火,而且又有一些財物上的補償,皇甫川何樂而不為?
可是在這個時候,滿朝文武都同意接受文星國投降的時刻,那一直推脫不上朝的蕭丞相卻是跳了出來,在朝堂上大喝道:“不可!萬萬不可接受對方的投降!”
“哼,蕭丞相,你倒是說說為何不可?”皇甫川輕哼了一聲,說道。
蕭丞相做出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滿臉都是憤慨與忠誠:“陛下,想我武曲泱泱大國,豈是別人說欺負就能欺負的?他們文星國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那咱們武曲國的聲威何在?”
看著蕭丞相那認真地神態,想必在場的人若是不了解他的話,還真以為他是個熱血的愛國分子。可是所有人都明白真相:
這蕭丞相哪裏是為了武曲國,他是為了讓兩國接著打仗!隻有兩國持續交戰,他們蕭家才有機會篡權,才有機會利用文星國的勢力!
皇甫川剛想開口回絕蕭丞相的提議,卻見從蕭丞相的身後,站出了好幾個大臣。
“臣也以為,咱們不應如此輕易接受投降。以如今的勢頭,咱們應該衝出鎖龍關,打到文星國地界上去!微臣將發布戶部通令,在武曲國全國抽調出五十萬大軍,繼續支援邊關!”說話的乃是戶部尚書,正是蕭家勢力的爪牙。
皇甫川聽了不由得眉頭一皺,他知道六部所掌控的全力有多大,這戶部侍郎,正是掌控著全國人口的戶籍以及調動,無論是兵役、徭役,還是賦稅、錢款,都由戶部說了算。
這時,又有一名大臣上前一步,此人乃是工部尚書:“臣也覺得蕭丞相說的對,咱們武曲國本就是刀劍之中得天下,如今怎能一遇戰事就躲開?臣也願以工部之名義,打造百萬把精兵利器,供戰士們使用!”
之後,更是有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紛紛站出來,向皇甫川請命,而他們的說法無一不是附和蕭丞相的。
皇甫川眉頭大皺,實在是不知如何是好。以前在朝堂之上,還有那夏侯震幫他頂著,能夠在群臣中豎起一麵保皇的大旗,可是如今夏侯震已死,朝臣之中竟無人能與蕭丞相抗衡了!
由於附和蕭丞相的朝臣太多,而這些朝臣手中所握有的權力又太大,這皇甫川也實在是沒有辦法。如今朝堂上的局勢,乃是一代代皇帝的羸弱所積累下來的,即便皇甫川並非羸弱之輩,卻是無力改變這種局勢。
“罷了罷了,既然你們都認為應該繼續打,那就暫且不要撤兵了,不過繼續增兵和鑄造兵器的事情太過勞民傷財,容後再議。”皇甫川有些無力的擺擺手,做出了一個折中的決定。
可是那蕭丞相見皇甫川妥協了,竟然得寸進尺起來:“皇上,臣認為既然要打,就要全力的去打,即便不派出更多的兵力,也應增加一些高手的數量!我看就讓護國天尊一脈派出一些天境高手過去,也好補強一下咱們軍隊的實力。”
“哼!”
皇甫川聽了,頓時勃然大怒。他狠狠地拍了一下龍椅,身體站了起來:“虧你還自稱一聲臣,原來你還記得自己是我皇甫家的臣子!這武曲國到底是我說了算,還是你說了算?!”
見很少發威的皇甫川忽然發威,那蕭丞相不但不怒,反倒是臉上閃過一絲喜意:皇甫川急了,恰恰證明他拿自己沒辦法!
“皇上,您這麼說可就冤枉了老臣,我蕭家曆代先輩皆是忠君愛國之人,臣自然也不例外。臣剛剛的提議,也隻是為了武曲國著想,望陛下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