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什麼樣的小說能出版?
其實這個命題概念很大很廣,如果濃縮一句話:
“質量好的小說能出版。”
“能夠引起社會上人群感興趣的小說能出版。”
很多作者可能覺得這樣的回答等於沒說,其實‘質量好’代表著作品的情節文筆好,而能夠讓很多人感興趣,自然是指這本書的立意,一本書能否出版,基本上都是由下麵四個因素決定的。
1.立意
即指你寫這本書要表達的內涵是什麼?你要映的內涵是否是社會熱點?能否被社會上的大多數人關注?若你通過這本書向大家反映的是高房價給你婚姻帶來的苦惱,顯然這個立意會吸引社會上很多人的關注,因為也有很多和你一樣的人,正受著高房價的困擾,
很多朋友寫書隻是為了紀念某個人,某件事,那麼你的立意反映的事是幾個人發生的事,顯然不能吸引‘一群人’的關注,或一個時代很多人的關注,從立意角度來說,這本小說出版的難度就很大了。
2.題材
明確了你寫這本書要表達的內涵,那麼,接下來如何去表達?以一種什麼樣的題材去表達你作品的內涵?題材是為立意服務的,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作者通過這個題材,更好更直接更徹底的表達出他作品的內涵。
譬如作品的立意是關於房子的,就決定了它的題材隻能是現代都市或家庭婚姻,當然,穿越曆史也能表達出房子的問題,但是穿越曆史題材是否是最適合的題材呢?不是,都市生活家庭婚戀才是最適合表達出房子內涵的題材。
題材是一個載體,是為作品的立意服務的。
3.情節
小說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要把生活的本質通過小說的形式表達出來,就需要加工,而加工的具體方式,主要在情節的架構,情節設定不好,加工的效果顯然不好,就失去了小說存在的意義。
文字可以簡單枯燥的記錄,然小說不同於文字,若是把生活中的事情以流帳的形式平白無奇的表達出來,顯然是枯燥無味的,若說立意是小說的靈魂,那麼題材就是一個載體,而情節,則是一種工具,同語言文字是一樣的。
4.文筆
簡單的說,文筆就是語言文字,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東西,能出版的作品,文字功底必須在一定的水準之上,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紅燒雞丁》這個菜很多人都吃過,雞肉本身就是作品的‘立意’,你賣的是雞,而不是鴨或者魚,一盤菜要吸引人,勾起人的胃口,顯然幾塊冷冰冰的雞塊還不夠,還需要其他配菜或調料,而這些調料配菜就是作品的‘情節’,有了原材料和配菜調料,還需要一定的手法把它轉變為熟食,烹飪手法就是‘文筆’,也就是語言文字,紅燒雞丁做好了,在端桌前放哪裏呢?自然是放在盤子裏麵,這個菜盤就是作品的‘題材’,盤子是為裝雞肉服務的,若你賣的菜是西紅柿蛋湯?那麼這個載體就是“盆”或“碗”了,什麼樣的菜肴適合用什麼樣的盤子來裝,什麼樣的立意適合什麼樣的題材來表達。
顧客就是讀者,紅燒雞丁就是你要賣出去的作品,隻要上麵四點做好了,自然能吸引讀者的胃口,自然就能出版了。
當然,除了上麵四點因素外,還有人物刻畫,風格,節奏矛盾,是否受出版法規限製等一些因素有關,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這四點,最後,我在來回答很多作者朋友的提問:
“什麼樣的作品能出版?”
就通俗小說來看,上麵四點做好了的作品基本都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