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蠟染
專題講壇
作者:張嘉怡
去年我去貴州,親眼見到了苗族的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蠟染。(蠟染是民間工藝類的傳統文化。)
蠟染,是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就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染好之後去蠟,布麵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麵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介紹蠟染是什麼,有何特點。此為概述,讓讀者先對蠟染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我記得去貴州的時候,苗族老鄉還給我講了一個傳說:(以講故事的形式介紹蠟染的來由。傳說故事總是比較能吸引讀者的。)有個苗族姑娘並不滿足於衣服的色彩,總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種各樣的圖案,可是一件一件地手工繪製實在太麻煩,但她一時又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終日為此悶悶不樂。一天,姑娘又看著一簇簇的鮮花久久發愣。花仙子把她帶到了一個百花園中,園裏有無數的奇花異草。姑娘在花園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蜜蜂爬滿了她的衣裙她也渾然不知,最後,蜜蜂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點點的蜜汁和蜂蠟,很不好看。(在這個故事中,蜂蠟是一個重要角色。)她隻好把衣裙拿到存放著靛藍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試圖覆蓋掉蠟跡。染完之後,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當姑娘從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時候,奇跡出現了,深藍色的衣裙上被蜂蠟沾過的地方出現了美麗的白花!(當然,這是故事傳說中蠟染的來由。蠟染是不是這樣發明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總比事實更生動,更令人感興趣,讓我們記住了蠟染是蜂蠟沾在布料上然後在顏料中浸染產生的效果。蠟染的製作方法,也在這故事中得以體現。)從此,蠟染技術就在苗族及與之雜居的布依、瑤族等兄弟民族中間流傳開來了。
目前的蠟染,大體可以分三大類:一類是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民間藝人和農村婦女自產自繪自用的蠟染製品,另一類是工廠、作坊麵向市場生產的蠟染產品,第三類是以藝術家為主製作的純觀賞型的藝術品。(蠟染的種類。這裏如果對各種蠟染不同的特色加以介紹會更好。如果再以參觀的方式,具體介紹一下蠟染的製作過程那就更好了。)
蠟染——這種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曆史悠久,又獨具魅力。希望你有機會也去貴州欣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