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越八劍(1 / 2)

“老弟,不要定盤子掛千金,就當我海子卦響,隻是咱們不要明人說暗話,你們找我,準是吞了生貨,亮亮底兒,咱們也開開眼!”喬半張啜了口茶道。

我心裏暗罵這個獨眼龍真鬼,嘴上不讓我們心想歪了,說自己胡說八道,卻一眼看出我們帶來了生貨,讓我們拿出來瞧瞧。

我正要把寶劍拿出來,卻見丁貴生向我使了個眼色,我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卻見他連催表哥,取出銅鏡來。我心裏立時明白,原來他想用那麵銅鏡試試水深水淺。

喬半張接過鏡子,原本笑的跟一個包子褶似的圓臉上,竟立時散去了笑紋,還原成一個饅頭,一隻細縫般的獨眼竟自亮起,他沒有再說話,用紗布蘸了些渾黃的液體,在銅鏡的背麵上擦拭起來,倒也奇怪,那些斑駁的鏽綠立時脫落,現出光滑的鏡麵與鏡麵奇怪的文字與圖案,他細細的看著,眉頭不由皺起,好象發現了什麼重大的疑問,轉身又從後麵的書架上,取下一本扉頁俱黃的書冊,翻開竟與銅鏡上的文字對照起來,此時,滿臉滿是驚喜之色,口中更有嘖嘖之聲。

我不禁有些奇怪,正要走上前,看看書上寫著什麼,卻見他一抬頭向我們笑道:“原來你們幾個剛從隴山回來,是不是還有別的生貨,一塊拿出來讓我見識一下吧!”

我們正在驚異,卻聽丁貴生道:“喬老哥哥好眼利,一下就知道我們這東西的來曆了!”喬半張嘿嘿笑道:“其實我也不知道,隻是這本書裏記載,與你們鏡子背麵的銘文一樣,我才明白你們東西的來曆,在書上記錄的意思是:始皇元年,秦始皇大宴王翦諸將,王翦喝醉後,向始皇說,我們這些為將者,萬歲已賜給幾世用不盡的良田豪宅,隻是有一員大將萬歲卻忘了他,始皇帝有些不高興問是誰,王翦便提公孫起,說他因受範睢之忌,獻饞言為昭王所殺,其實這些全是範睢的過錯。始皇帝聽了以後,便下了一道旨意,敕免白起的罪過,重新厚葬於隴山。至於所葬之地,便是由戰國末期陰陽家鄒衍所堪定。由於,在白起死後,經常在那一代顯形惑人,鄒衍便親自鑄了一麵銅鏡,刻上符印與十六字語鎮壓,這十六字語為:‘百戰之將,百死之身。天恩達汝,自此應泯’。據說,自此再沒有出現什麼靈異的事情了。”

我有些奇怪道:“鄒衍這人是誰?”

“鄒衍是戰國末期的思想家,著有《五行終始說》,創建了陰陽五行學說,在諸子百家中這一學派,又名陰陽家!”喬半張道。

我哦了一聲道:“原來又是我們倒鬥行的祖師爺!”喬半張聽了有些奇怪道:“什麼倒鬥行的祖師爺!他是陰陽家!”我笑道:“是啊!正因為他是陰陽家才會看風水,不然,怎麼會到了秦國給白起點出埋骨的地方!”喬半張睜圓一隻獨眼道:“不是,鄒衍的五行始終說,是論朝代的更替,不是麵相風水!”我也正色起來道:“不管怎麼說,陰陽五行必定與風水相關,這不是你說的,這是一本老書上寫出來的!”

喬半張還想再辯,隻是被我說中了要害,隻得用那隻獨眼白了我一下,氣的腮幫子鼓了鼓,卻默然無語了。這時,丁貴生向喬半張道:“喬老哥,你拿的是本什麼書?裏麵怎麼會有這麵銅鏡的記錄?”顯然,丁貴生給喬半張順了個台階,免得大家都不好看。

果然,他幹笑了兩聲,將那本書珍而重之的拿到丁貴生麵前道:“這是我前兩年收貨時得到的,是晉代郭璞所著。寶貝呀!現在恐怕已成了孤本了!”說到這裏,他臉上不禁又有得意之色。

丁貴生合起書冊,隻見渾黃敗舊的封頁上,題有四個隸字“青鳥捕漏”,下麵有兩個真楷小字“郭璞”。我有些疑惑,問道:“這《青鳥捕漏》一定是本好書,不然怎麼會逮住鳥?”那知我的話剛出口,卻見丁貴生與喬半張臉上神情竟有些古怪,接著竟哈哈的大笑起來,我不知那句話裏出錯,卻聽丁貴生忍著笑道:“老弟!這四個繁體字念作《青烏補漏》,青烏是指青烏子,傳說青烏子是黃帝時期的人物,《軒轅本經》稱:‘黃帝始劃野分州,有青烏子善相地理,帝問之以製經’。才有後人托他的名字,著成《青烏先生葬經》,所以青烏二字又是風水相地的別稱;至於補漏:就是將青烏先生沒有記錄全的,由他補全。這本書的作者是晉代的郭璞寫的,他是晉代有名的學者,精通術數、文學與各種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