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切都盡在李隆基的眼中,現在透過李隆基的眼睛隻能看到一種淒涼,是那種晚景淒涼的感覺。昨天自己的十八子跟自己鬧掰,今日自己的太子要來弑君弑父,盡管李隆基得盡天下,但是麵對這樣不孝的兒子,那種父親的感覺讓他隻有淒涼的感覺。
但是結果仍然需要李隆基過來聖裁,因為他是皇帝,為國為民,太子謀反都是一件大事,盡管太子口生生的說自己是被冤枉的,但是誰信呢?可以說太子是皇宮之中勢力最弱的一撥人,武惠妃是最強的一撥,中等的就是這高力士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滿朝文武根本沒有一人幫太子。
陳玄禮毫不費力的將李瑛就給捉拿了,李靜忠爬到一邊又一次被高力士叫來的太醫救了。深更半夜,皇宮裏麵依然是燈火通明,直接就在壽山腳下的一個小廣場上麵舉行了太子的審判大會,所有聽到風聲的達官顯貴全部都過來了,周圍也滿是看熱鬧的宮女太監,某些後宮妃嬪也都過來了。
麵對要殺自己的兒子,李隆基心涼,隻有心涼,但是他不得不說做出聖裁,因為他是皇帝,因為他要為國為民,雖然他多多少少也相信太子是被冤枉的,但是現在明麵上看到的事情是太子持毒劍進宮,而且還砍殺自己的宮人。
這時候武惠妃也敢了過來,而且還口口聲聲的哭了起來,擔心自己的瑁兒有沒有慘遭太子的毒手,其實武惠妃剛才看到李瑛過去之後,就離開了皇宮,回到壽王府直接將壽王府給弄的亂七八糟的,這樣剛好就製造了李瑛滅了壽王府的事情,而李瑁顯然是安然無恙。
而陳玄禮更是直接找到了壽王府牆上的那個洞,當然陳玄禮並沒有參加這件事情,不過各種跡象都表明這洞是太子破開的,所以陳玄禮也隻好這樣認為了。而且李靜忠被太醫救醒過後,也來過來說是太子威脅他讓他帶太子進宮,種種之類的髒水全部都潑到了太子的身上。
李隆基沒有辦法了,看著三個兒子,他雖然無比心痛,但是他依然是深深吸了口氣,道:“太子李瑛,五王李瑤,八王李琚,披甲入宮,圖謀不軌,剝去爵位,貶為庶人,賜死長安東驛,欽此。”
說完這道聖旨之後,李隆基仿佛是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眼中的那種悲傷之情毫不掩蓋,額頭上麵全都是汗水,這並不是冷汗,這是那種做決定時候猶豫不決的汗水,說完聖旨之後,李隆基就一下子癱軟到了龍椅之上。眼睛之中飽含淚水,但是李隆基不讓淚水流出來,他閉上了眼睛。
看到這一幕,高力士不禁也是心中哀歎不已,雖然李瑛倒台了,但是作為一個奴才看著自己的主子這麼難過,高力士那裏能不難過。不過似乎有人歡喜有人愁,武惠妃回到壽王府的時候,直接頒布諭旨說:“壽王府全體宮人,宮女,危難時刻忠心耿耿,護持王府,護持王爺,護持本宮,每次賞賜綢緞一匹,新穀十糶,銀幣千銖。”
通過這個賞賜,可以看的出來武惠妃這次是真的高興了,要知道武惠妃的這個賞賜完全可以頂平時五年的賞賜。不過這也難怪,這武惠妃前前後後演了這麼多出戲,總算是把李瑛扳倒了,她怎能不開心,所以這多賞賜一點也不過分。當然最重要的是這錢不是她的,這錢是那些納稅人的,她花起來也不心疼。
……
太子李瑛死了,全部都翹辮子了。不過當李瑁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依然是非常的震驚,畢竟他被關起來這段時間什麼都沒接觸,放出來之後竟然聽到李瑛死了這個消息。
開元二十五年,四月。李瑛死於武惠妃陷害,這個消息可以說是舉國震驚,就連王一飛的那個雜誌對此事也進行了藝術加工描寫,當然王一飛不可能直接寫出來事情的真像,而且現在皇帝專門設置了一個人管理王一飛的雜誌內容,防止出現過於紊亂的東西,比如說讓社會不和諧的東西是不會出現的。
不過這篇文章可不是王一飛想寫的,是皇帝讓王一飛發表的,而且死因跟真正的死因也不一樣,死因是鹹宜公主的駙馬楊洄請李瑛去宮中捉賊,但是李瑛卻是看中了李隆基的皇位,所以就用捉賊的方法搶奪李隆基的皇位。所以這個楊洄捉賊的說法一下子在民間流傳開來了,真正的李靜忠的版本根本沒有任何人知道,也隻有一些大臣們和一些高官們知道,而且他們也不會說,因為李瑛死後掌權最大的就是武惠妃了。
就在李瑛死的其間,武惠妃的府上可謂是走馬觀花,每天迎來送往好不熱鬧,收到的東西那簡直都快堆滿了整個王府,那可是把武惠妃樂的嘴都合不攏,不過現在惠妃睡覺卻是睡不著了,一閉上眼睛就會想到太子臨終前的話語,夜夜做噩夢。
弄的李瑁都要夜夜守候在床邊,防止母後做噩夢,而且楊玉環已經幾個月沒有去梨園了,李隆基也不下旨懲罰李瑁,所以李瑁對於陪床也沒什麼,顯然這個乖乖兒又恢複到了以前的狀態,不過對於李瑁來說,隻要能給他楊玉環別的什麼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