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良好的開局(2 / 2)

地監局的救災點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就是負責救災物資發放,大部分是飲水和食品,另有部分禦寒衣物。因為費柴後來又兼任了救災點主任的職務,所以這邊他也要負責,於是他製定了以下物資發放規則:在轄區內以身份證、戶口、和暫住證為依據按標準發放救災物資,如沒有暫住證的外來務工者,必須提前到救災點進行登記,在按照登記進行物資發放,待遇與原住民相同。另外費柴還設了一個粥棚,叫人采購些大骨、青菜葉和鹽加上米和粗糧,熬些清湯滋味粥,這個倒是不限身份,任何人,哪怕是個路人走路渴了、餓了,都可以來盛上一勺,隻是這個不管飽。

為了規範救援工作,費柴還規定,外地的救援隊和誌願者,必須在轄區內登記後才能係統的開展工作,安排住宿和飲食。經過費柴這麼大刀闊斧的一陣砍,周邊環境秩序頓時好了許多,隨後費柴又故技重施,找關係在露壩裏每晚放電影,總算是讓一些災民在無聊的夜晚找到了一些事情做,省卻了很多治安上的麻煩。

除了普通的救助和賑濟外,費柴還鼓勵災民自己行動起來自救自助,就像雲山一樣,隻要不賣高價,一律給予支持。事實上在災民裏也不全是那種‘等靠要’的人,有些人早就開始自發的予以自救了,比如有個挎著籃子每晚在廢墟上賣鹵蛋豆腐幹兒中年人,就是廢墟裏刨出的家什,半個月下來,頗有幾文進項。隻是很多人雖然後自救自強的心,卻一沒注意,二沒扶持,因此很難開展。費柴於是找了幾個人聰明,又老實勤奮的予以扶持,給了諸多的優惠,大家一看有奔頭,就紛紛仿效,所以等吉米十來後來送楊陽上學時,以地監局為中心輻射出的一塊地方,已經有重建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救災點的粥棚現在的負責人居然是常珊珊。

常珊珊自從上次歲孔傑回到雲山後,既得不到費柴一家人的原諒,又無依無靠的,孔傑隻得收留了她,她到也勤勉,也跟著孔傑做些救災工作,時間一長,不知根底的還以為她就是雲山公安局的工作人員。孔傑隨隊到南泉救災,原本還有些擔心她沒人照顧,誰知就在一兩之內,一直愁眉不展的她,卻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的開心起來,還沒問,就自己:“他已經原諒我了。”隨後就也跟隊來到南泉,而從費柴的表現來看,果真也原諒了她,至少沒再為難她,當她表示想繼續幫著救災的時候,費柴就把粥棚分配給她管,而她倒也做的盡心盡力。

孔傑見這樣一來,她不但有了事做,而且吃飯住宿也都有了著落,也就放下心來。

雖然上述工作也都是救災工作的重點,但費柴最關心的還是地質模型係統的重建,畢竟那套係統是他畢生的心血,而且現在餘震不斷,人心惶惶,若是係統可以恢複,準確的預報幾次餘震,那麼別的不,地監局的聲望也能恢複不少。於是費柴集中了若幹人力,盡量的集中在原地防處辦公樓處清理,挖出了不少電腦。隻得慶幸的事,電腦主機因為有個鐵殼子,而且又都在電腦桌下,所以雖然也有損傷和變形,但大多保存都還算完好,隻是這期間又下了幾場雨,所以硬盤部分被水浸了不少,但從全方位來看,總算是能保存下來大部分的數據。損失比較大的是顯示器和筆記本電腦,幾乎是沒有能用的了。

於是費柴又整理出個帳篷做臨時的機房,找了台發動機來保證供電城市供電雖然已經恢複,但也有停電的時候,又去搜羅了些顯示器回來測試電腦,尚能使用的現行使用,不能使用的拆下硬盤從新安裝或做數據恢複,總之一個目的,就是爭取在短時間內把地質模型係統恢複過來。就這樣,直到吉米帶著楊陽來找費柴道別的那一為止,費柴總算是把機房的全部設備,和各辦公室的大部分電腦都刨出來了,再加上沒日沒夜的測試整理,總算是基本把設備數據都湊齊了,下一步就是整體的裝備測試,令人意外的發現是,地防處辦公樓為中心探針站工作修建的地下室除了有些積水外,居然完好無損,設備也保存完好,費柴冒險鑽進去一開機發現,直到電源和通信線路中斷的那一刹那,整個係統仍在源源不斷地向機房主機提供著信息,這可真是一筆極其寶貴的數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