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孝並沒有和眾人多說什麼,他隻是意誌在星球中顯聖降臨,接受了百億天誅‘門’徒的膜拜後,就將這顆天誅星置放進了自己的分靈湖中,讓它成為靈湖中已經多達三百多顆星球中的一顆。
隨後,總麵積已經完全達到極限999999億平方千米的靈湖,又繼續在巴神星域的星空中漫無目的的漂浮遊‘蕩’。
李存孝已經決定了要在巴神星域開創天誅武界!
而巴神星域的武界,是固定的108個,李存孝要想開創天誅武界,就必須從108武界中搶奪一個,取而代之。
但是,李存孝固然強大,但是要想搶奪別人的武界,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哪怕他的靈湖,已經到了巴神星域眾多人都聞之‘色’變,不敢去觸碰的地步,但搶奪武界,開創武界卻是不同。
不但需要征服該武界的眾多領土,更需要征服該武界的武皇大帝。
兩者,缺一不可。
也就是說,就算李存孝將某個武界的武皇大帝都擊殺,也不可能就此繼任該武界的界主,一樣需要將該武界的龐大領土征服,至少也要控製該武界60%以上的領土,否則,也不算是達成開創武界的條件。
開創武界,不隻是要個人的力量達到一個極致,更要在軍事,經濟,政治上,都有一個非常人能夠企及的高度。
當然,有能力擊敗一個武皇大帝的強者,憑借其個人魅力,也能夠吸引許多政治家或軍事家以及某些野心家的投誠,慢慢發展,總能夠開創出一個輝煌的未來,乃至是成功的吞並該武界,取而代之,創造自己的武帝皇朝。
李存孝沒有想那麼遠,但是一旦決定要做了,就必然要做到,必然要實現。
隻是,巴神星域108武界,到底要選擇哪個武界開刀?到底哪個軟柿子比較好捏?卻是值得商榷!
和李存孝有恩怨的,也是李存孝最想拿他開刀的,自然是昊天武界。
但是李存孝也知道,昊天武界號稱巴神星域第二強,某些方麵,甚至比第一武界的太乙武界還要強勢。
李存孝雖然滅殺了昊天武界武皇大帝鹿氏鍾的一尊元神,並從其手中奪得法寶淨水葫蘆,但李存孝也知道,他能夠滅殺鹿氏鍾的一尊元神,卻不代表鹿氏鍾的實力就如此不濟,不代表鹿氏鍾的實力和身外分身元神持平!
事實上,在武皇大帝境界中,武帝的元神和本尊的實力,相差不是一倍兩倍,而是十倍二十倍的差距。
鹿氏鍾的元神,大約有六星鬥帝的實力,這已是鬥帝中期巔峰的實力,在整個巴神星域,能達到這個境界的宇宙鬥帝,寥寥無幾。
宇宙鬥帝後期的強者,更隻有太乙武界的武皇大帝太乙真人一人而已。
且太乙真人的身外分身元神的實力,也就是八星鬥帝而已。
當然了,這僅僅是元神的實力而已,而每一個武皇大帝,在成為界主之後,都擁有一界之力!
一界之力是超越了九星界力,也就是九星鬥帝的至尊存在!
要知道一星鬥帝,就意味著擁有一星界力的宇宙鬥帝,但一星界力卻非一界之力!
一星鬥帝,擁有一星界力,指的是一星鬥帝擁有完全掌控一個星球的世界之力。
而星球,指的,並非是行星,而是指恒星!且不是一般的恒星,而是超巨星。一般的宇宙鬥帝,至少也要掌握20000K(攝氏度)的藍巨星,才有資格稱之為掌握一星界力。雖然說,一顆10000k左右的藍白巨星,也是屬於一星界力,但在質量上,卻是遠遠不及20000k的藍巨星,所以,掌握藍白巨星力量的宇宙鬥帝,其實不算是真正的宇宙鬥帝,而是亞帝!
比如火帝朱利安,他在第三十三度次元的火焰次元晉升宇宙鬥帝,但當時的朱利安,隻能說是一個亞帝,畢竟他當時還沒有去吞吸超巨星的輻‘射’能量,煉入氣海,凝聚成一顆恒星。因此,九星鬥帝,實際上,就是掌握九顆藍巨星或九顆藍白巨星力量的強者。但是要在氣海中煉出九顆恒星,那是千難萬難,要知道,一顆藍巨星的溫度就是30000k至60000k之間,稍一不慎,就足以將任何存在都化為飛灰。而兩顆藍巨星,雖說不是溫度疊加的關係,兩顆30000k的恒星,不意味著60000k,但卻是實實在在的40000k!也就是說,多煉出一顆恒星,都是實實在在的多增加10000K。就算是鹿氏鍾,他的元神,最多也隻能都煉出六顆恒星,承受住90000k的溫度而已,這已經是鹿氏鍾的極限。也就是說,鹿氏鍾一開始,就煉出一顆40000K的藍巨星,而後每煉出一顆恒星,也都是同等溫度同等質量的藍巨星,雖說增加的溫度,也是一顆恒星增加10000k,但品質上,卻是遠遠不如那些一開始就是以超藍巨星為目標,並順利吞吸其能量,煉出恒星的超級存在。太乙真人,就是以超藍巨星為目標,在氣海中煉出的恒星。每顆超藍巨星,都是極限的60000k界力,煉出8顆恒星的太乙真人的每一尊元神,都掌握著130000K的界力。所以,太乙真人掌握的界力,比鹿氏鍾多達40000K,這40000K,就等於是四顆恒星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