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祭祀(1 / 2)

燕不歸三人離開濤立兄弟的臨時家園之後,又徒步走了一、二十離地裏地之後,在他們兄弟的視線再也無法企及的時候就又招來一朵白雲按照他們說的方向往一個名叫鐵屯的地方而去。

沿途每過好幾十裏地才能再見一、兩群放羊的牧民,當然後麵的牧民卻都不再是一兩個人看守,卻似好多家合夥搞的畜牧。隻不過燕不歸卻再也沒有落下雲頭,這樣往西一走就是兩三百裏地,才到了鐵屯附近一處比較偏僻角落落下雲頭之後三人才又結伴往鐵屯趕去。

鐵屯也不過是這些遊牧民族的一個補給站,用於一些日常交易的地方。這裏也沒有永久定居於此的人,有的也不過是南來北往的商客,占地麵積也不大也就是占地兩裏地的樣子。另外就是這裏還有一個醫生,還有一個教堂。

在其他地方,這種規模最多也不過算作是一個小鄉鎮罷了,但這裏卻是這些遊牧民族的一個神經樞紐。這裏不僅是這附近千裏的交易的中心,更是這裏的宗教信仰中心。其相對於遊牧民族居無定所來說,雖然不至於有一個國家的首都地位,但卻與一個州府也相差無幾。

醫生,作為百姓的根本,無論是人還是牲畜都有可能生瘡害病的時候,隻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醫生都是作為必不可少的一種職業。

但鐵屯這裏的醫生就隻有一個張醫生,無論是這裏經商的商人生病了,還是南來北往的旅客生病了,都得找他,因為你別無選擇。同時,對於那些遊牧民族的牧民來說,如果有牛羊馬等生病了,也都是來他這裏抓點藥回去給牲畜。

畢竟這裏可沒有專職的醫生,而那些牧民常年與那些牲畜打交道也都積累出了不少經驗,牲畜之類的有點小病自己也都能按照病情征兆等找點土方治好了,隻有遇到一些嚴重的情況才來找張醫生的,畢竟張醫生可還是專職的醫生,不說其醫理基礎,那怕是藥物方麵也是齊全得多。

張醫生的藥店就在鐵屯的最東麵,在旁人的眼裏,他也走過不少地方行醫,並且他接觸的人五花八門也應該是所見所聞比較廣博。燕不歸聽旁人說可以找他打聽一些事情之後,也就來到了他的家裏。這裏並無他人,而張醫生正在看一本醫療方麵的書籍。

當張醫生一聽燕不歸的來意之後就說:“我也是這裏長大的,我也沒有去過太遠的地方,我隻知道我們鐵屯所在的地方名叫薩爾圖,而鐵屯再西邊就是喇嘛甸了。我們這裏絕大部分人都是牧民,然後還有極少的獵民。我們都信奉薩滿教,十分崇拜火神,這是因為我們的祖先篤信具有自然屬性和萬物有靈。我們每月都有月祭,每年也都有年祭,用以祭祀火神。至於喇嘛甸再西又是什麼情況,我就不怎麼清楚了。”

雖然這個張醫生也不說那些人說的那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於她對他們這塊薩爾圖的徒弟都知之甚少,但燕不歸和他還是聊了一些基本的信息方麵。

然後又聊了一會之後,燕不歸他們也才知道薩滿為通古斯語“巫神”之意,該教認為世界分為三界,天堂為上界,諸神所居;地麵為中界,人類所居;地獄為下界,魔鬼所居。薩滿神為人類除魔降妖,保佑人類幸福。

這裏的遊牧民族信奉薩滿教,認為世上萬物皆有靈,認為天神(也十九他們說的:巴哈恩都力)是最大的神,掌管天下所有事,天神的供奉在族長家裏有固定的位置,供奉天神的儀式是在有大型瘟疫來臨或災難來臨或者是獲得豐收時才舉行。供奉時要擺上供品,由一位道法高深、德高望眾的薩滿主持儀式。

這裏的遊牧民族族各家住宅內西北角都供不同的神--木刻神像,每逢年節必祭拜之,以保佑全家福安,人有病時求薩滿神診治。身穿薩滿服,束以腰鈴,全身抖動,念咒語,手舞足蹈,請求神靈醫治。每逢出獵或捕魚遠行時,必跪拜薩滿,爾後動身。家裏的大小事情都寄托與神偶的保佑和化解。

這裏的人經常祭祀,祭"騰格裏",語音譯意為"天",是這裏遊牧民族對於薩滿教的觀念之一。指上層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現象的"先主";還包含"命運"的意思。

祭"騰格裏"是他們遊牧民族重要祭典之一。祭天分以傳統奶製品上供的"白祭"和以宰羊血祭的"紅祭"兩種祭法。

火,也就是他們口裏所說的嘎樂。祭火,這裏的牧民、獵民都十分崇拜火,這是因為他們的祖先篤信具有自然屬性和萬物有靈觀念的薩滿教,認為火是天地分開時產生的,於是對"渥德噶賴汗·額赫"更加崇敬。祭火分年祭、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