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虞舜來到朝堂,堯帝一見便高興地說:“虞舜啊,好樣的,你的工作做得棒極了!現今已是諸侯朝覲之年,朕年紀老了,不便接待,除任大司徒教化人們之處,你還擔任這上儐之官,專司接待吧。朕相信你一定能夠勝任。”
虞舜還要推辭,堯帝不許。虞舜隻好走馬上任。
到了朝覲之期,各方諸侯絡繹不絕地趕來了。
虞舜上任後,精心組織,周到安排,按照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結合帝都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接待各方來賓:東夷九國在東門外,南蠻八國在南門外,西戎六國在西門外,北狄五國在北門外,一國一國地接待,一國一國地覲見,真正做到了有條不紊、熱情招待,非常周到,各方諸侯都十分滿意。尤其是他們見了舜的威儀,聽了舜的談吐,更為折服,四門的賓館一片和穆,從諸侯國遠道而來的賓客都肅然起敬。一個個在帝堯麵前誇舜、讚舜,帝堯聽了,心中高興,又使舜擔任各種公職,各種公職都處理得井然有序。堯帝大喜,命舜代理大司農一職,並準備在近期就將天下禪讓給舜。
卻說高陽氏有八個德高才全的子孫,世人都得到了他們的好處,稱讚他們為“八個和善的人”,即八愷: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高辛氏也有八個德藝雙馨的子孫,世人稱讚他們為“八個善良的人”,即八元:蒼舒、頹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這十六個人的家族後裔時代保持著先人的美德,沒有敗壞先人的名聲!由於種種原因,堯沒有舉用他們。
虞舜就職“大司徒”之後,馬上親自出麵去把他們都請出山,不料他們業巳仙逝,舜便起用八愷的後代,讓他們做掌管土地的官職,以處理各種事物,都辦的有條有理!又舉用了八元的後代,讓他們向四方傳布五教,使得做父親的有道義,做母親的慈愛,做兄長的友善,做弟弟的恭謹,做兒子的孝順,家庭和睦,鄰裏真誠!舉國之中,社會秩序更趨穩定,更趨長治久安。
卻說帝堯正全盤考慮禪讓日期與方法時,忽接流星馬來報道:
“堯帝啊,大事不好了!鯀在冀州東部費盡心血所築的用以阻擋洪水的長堤許多地方都潰決啦!排山倒海的洪水,一潰千裏,洪水過處,民房盡皆傾倒,民眾大多葬身魚腹,這可怎麼得了啊!——”
堯帝聽了,連呼痛惜,立即召見虞舜說:“朕本當親往考察,奈因年邁力衰,經不起路途勞頓,現特命汝隨同大司農到那裏去實地考察一番,看看究竟是地變所致還是鯀築堤不行的問題,務須調查明白,速去速回。”
虞舜稽首受命而出,立即帶領許多隨從,一起動身,向東而來。到得災區,但見鯀治水之地,惟知築堤,以堤擋水,堤越築越高,太原北部、呂梁山一帶,直到孟門山的長堤已築到九丈多高了,滾滾洪水,高懸在人們頭上,一旦決口,便是千裏汪洋,人皆魚腹,後果不堪設想。
虞舜仔細地觀察了潰決的堤壩,又經多方求證,認為大堤潰決,除了築得太高之外,再就是因為地震震壞了大堤。
舜沿著黃河一直考察到茫茫東海岸邊,極目四望浩瀚海洋,他的心中有了治水的主意。
回到京中,虞舜將大陸澤東南岸長堤潰決無數口子、海水滔滔不絕倒灌、澤水擴大一倍、民房良田衝沒無數、民眾死亡數萬的情形說了一遍。帝堯說:“照你們考察的結果看,這次潰堤不盡是鯀的過失,地震也是重要原因。但鯀也難逃其責,朕當降旨責罰他。”
虞舜說:“鯀治水十年,築堤百裏,茫茫洪水,盡蓄堤中,一旦潰決,生靈遭殃,百姓塗炭,尤其是上遊一帶,一旦潰決起來,就會比大陸澤東南岸的潰堤更慘烈。請速派人去叫鯀設法防備,以免釀出更大的災難。”
堯帝說:“汝說得很對,朕即派人前去”。
虞舜又道:“治理洪水,我認為應當采取疏導的方法,使洪水東流入海,這樣水患方能平息。”
堯帝道:“這樣可行嗎?”
虞舜道:“微臣前去東海看過,海浪滔天,無邊無際,海水永遠也不會滿,隻要將洪水導入海中,治水必能成功。”
堯帝道:“既如此,你看著辦吧。朕將宣鯀前來,讓他引水入海。”
然而堯帝還來不及宣鯀入朝,一場洪水,又將鯀所築百裏高堤,四處衝毀,黃河兩岸,頓時成了一片澤國,滿是人屍、豬屍、雞屍、牛屍、馬屍,以及被衝散的木屋的木料,慘不忍睹。